《致爽斋》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意境。"翛然一宅一编书",开篇即以“翛然”二字,生动地刻画出隐士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形象,一个简朴的住所,一本心爱的书籍,便是他全部的世界。这种生活态度,是对物质的淡漠,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举世何人得似渠",诗人通过反问,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独特生活方式的赞叹和向往。在纷扰的世间,能够保持如此纯粹和独立的人,实属罕见。这不仅是对隐士个人品质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后两句“三十六峰峰下路,清溪绿竹绕楼居”,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居住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三十六峰,象征着山川的壮丽与神秘;清溪与绿竹,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更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和谐。这样的生活环境,无疑为隐士提供了心灵栖息的净土,也是诗人内心向往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赞美。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子忠弟见寄元韵
诗书非不乐,富贵竟何加。
岁月流年晚,山川行路赊。
学须千古到,行畏一毫差。
阃阈相期远,宁惟效兔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