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蚕丝》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作蚕丝》是明代诗人俞彦所作,通过蚕从幼虫到蛹的变化,以及蚕丝的形成过程,隐喻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首句“蚕老变作蛹”,描绘了蚕从幼小逐渐成长,最终化为蛹的过程,象征着生命的转变和成长的必然性。蚕在这一阶段经历了从幼虫到蛹的蜕变,这个过程充满了痛苦与挣扎,正如人生中的成长一样,需要付出努力和牺牲。
次句“吐丝外成茧”,描述了蚕在化蛹前会吐出丝线,编织成茧保护自己。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也寓意着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会寻找方法来保护自己,构建自己的避风港。茧就像是人生的庇护所,给予我们安全与支持。
后两句“但见外绸缪,心中无由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面上看,人们只能看到蚕茧的外部结构,即外在的努力与成就,却无法直接洞察到蚕茧内部的复杂过程和蚕的内心世界。这暗含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即人们往往只能看到他人的表面行为和结果,而难以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努力、思考和情感。这句话提醒我们,应该学会深入理解他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蚕丝的形成过程为载体,巧妙地表达了人生的成长、自我保护、以及理解他人的主题,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入关历阳道中却寄舍弟
求名日苦辛,日望日荣亲。
落叶山中路,秋霖马上人。
晨昏知汝道,诗酒卫吾身。
自笑抛麋鹿,长安拟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