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寇(bì kòu)的意思:指为了逃避战乱或者敌人而躲避起来。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含情(hán qíng)的意思:形容眼神、语言或行动中充满深情。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捐金(juān jīn)的意思:指慷慨解囊,捐赠金钱。
两河(liǎng hé)的意思:指两个河流相互交错、纵横交错的地区。
临戎(lín róng)的意思:指临阵勇猛,战斗力强。
擒生(qín shēng)的意思:擒生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捉住活物”。它形容人能够迅速、熟练地捕捉到生物。
然始(rán sh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开始或起源。
人民(rén mín)的意思:指代广大的人民群众,强调人民的集体力量和作用。
山阳(shān yáng)的意思:指山的阳面,比喻光明、向上的一面。
上风(shàng fēng)的意思:占据优势,处于有利地位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 鉴赏
这首明代黄廷用的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和主人公沈十洲的英勇行为。首句"避寇人民半入城,淮流呜咽亦含情",写出了民众躲避战乱,连淮水似乎也为之战栗,渲染出紧张的气氛。接着的"捐金募士擒生合,仗剑临戎杀气横",表现了沈十洲慷慨解囊招募勇士,准备抵抗敌人的决心和威武之气。
"天上风云应是阵,山阳草木转皆兵",运用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象赋予战争色彩,暗示战斗的严峻。最后两句"两河从此无烽火,何必燕然始勒名",表达了诗人对沈十洲保卫家园、终止战乱的期待,认为他的功绩无需像窦宪那样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整首诗赞扬了沈十洲的忠诚与勇敢,以及他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平的决心,展现了明朝士人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