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向邹人问,言从孔氏儒。
隐轻齐石语,狂窜鲁连书。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观礼(guān lǐ)的意思:作为观众或见证者参与观看盛大的庆典或重要的活动。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礼射(lǐ shè)的意思:礼射是指在庄重的仪式中进行射箭,用以表示对某人的敬意或尊重。
连书(lián shū)的意思:连续地读书或学习
鲁连(lǔ li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互依附、紧密联系。
缅怀(miǎn huái)的意思:怀念并表达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敬意和思念。
秦碑(qín bēi)的意思:指古代秦朝所刻的石碑,也用来比喻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鲁连书(lǔ lián shū)的意思:指人在行动中步步为营,小心谨慎,不敢大意。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舟中杂兴(其十七)》描绘了诗人对儒家学说的深深敬仰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屡向邹人问”表达了诗人多次向邹地的人询问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显示出他对儒学的热衷和求知欲。次句“言从孔氏儒”进一步强调了儒家思想在他心中的地位。
“隐轻齐石语,狂窜鲁连书”通过提及齐国的隐士轻视言语和鲁仲连的狂放书信,暗示了儒家主张的谦逊与理性,与隐士的超脱和狂放形成对比。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儒家道德规范的推崇。
后两句“汉店荒城在,秦碑劫火馀”描绘了历史遗迹的沧桑,汉代的驿站和秦朝的石碑都经历了战火的摧残,只剩下残存的痕迹。这寓示着世事变迁,也暗含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最后,“缅怀观礼射,临去独踌躇”诗人回忆起古代的礼仪活动,如射箭,以及即将离开时的犹豫不决,可能是在感叹时光荏苒,同时对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感到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融入个人对儒家思想的感悟,展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