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授(chuán shòu)的意思:传授指传递、教授知识、技能或经验给他人。
发愤(fā fèn)的意思:指积极努力,勤奋向上,发奋努力不懈。
经传(jīng zhuà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传承和流传,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经典著作或传统文化。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宁馨(níng xīn)的意思:安宁、平和的心情
潜心(qián xīn)的意思:专心致志,全力以赴
未暇(wèi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无法顾及
下帷(xià wéi)的意思:指把帷幕拉下来,比喻事情的真相被揭露或隐藏不露。
心正(xīn zhèng)的意思:指人心纯正、思想正直,不偏不倚。
一经(yī jīng)的意思:一旦经历过某种事件或情况后,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难以忘怀。
宁馨儿(níng xīn ér)的意思:指心情宁静、愉悦而安详。
- 鉴赏
此诗《孚先兄示诗颇怀愤悱且有杜门不出之誓连日病目不能答今小愈因成三绝句奉寄以广其意(其二)》出自宋代诗人李光之手,虽无明确标题,但通过诗句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兄长情感的深切理解与共鸣。
首句“发愤潜心正下帷”,描绘了兄长在闭门读书、专心致志的学习状态中,内心充满愤慨与决心的形象。这里的“下帷”指的就是古代学子在室内专心学习的情景,而“发愤”则表达了兄长面对不公或困境时的决心与努力。
次句“一经传授宁馨儿”,则进一步强调了兄长对于知识传承的重视与期望,希望自己的学识能够如同珍贵的礼物一样,传给值得的人,即“宁馨儿”,这里暗含着对后辈的期待与爱护。
第三句“三间茅屋真堪隐”,描绘了兄长可能向往的隐居生活,三间简陋的茅屋足以让他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反映了兄长在追求知识与理想的同时,也渴望找到心灵的归宿。
最后一句“十亩荒园未暇窥”,则表达了兄长虽然拥有广阔的园地,却因为繁忙的学业和思考而无暇顾及,暗示了他生活的忙碌与专注。这既是对兄长当前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其未来可能追求平衡生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兄长在学术追求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复杂情感,以及诗人对其深沉的理解与支持。诗中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对理想的坚持、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兄长独特人格的赞美,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三首·其三
百虫恒吟秋,百鸟恒吟夏;
人生百岁间,炎凉倏代谢。
常忧时命乖,荣名不相借;
时命亦何尝,经纶贵权藉。
所志岂显荣,担负容可卸;
感此结中肠,揽衣起视夜。
高天明月辉,烂熳繁星舍;
愿言披微襟,幽怀得暂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