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送从弟诗三首·其二》
《赠送从弟诗三首·其二》全文
魏晋 / 刘桢   形式: 古风

亭亭山上松,瑟瑟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惨凄终岁端正

岂不凝寒松柏本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性(bě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固有的、不易改变的本质和特征。

冰霜(bī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也用来比喻严寒的态度或态度冷漠。

惨凄(cǎn qī)的意思:形容非常悲惨、凄凉。

端正(duān zhè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规范,正派而庄重。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凝寒(níng hán)的意思:形容非常寒冷。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终岁(zhōng suì)的意思:指整个年岁,表示一年的始终。

中风(zhòng fēng)的意思:指中风病,也用来形容突然遭受打击或意外的困扰。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冬日山谷风景的诗,通过对松树与风声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苍茫与生命力的坚韧。

诗人以“亭亭山上松”开篇,描绘出一幅山上的松树高耸挺拔的画面。紧接着,“瑟瑟谷中风”则将视角转向深谷之中的秋风,传达了一种微妙而又明显的自然动静交织的氛围。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两句,不仅强化了前文对景物描绘的情感,更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生命力与大自然力量的赞叹。这里,“盛”字和“劲”字都用来形容风声和松枝,既表达了一种动态美,又映射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在接下来的“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中,诗人捕捉到了冬日景象中的另一个侧面——寒冷与静谧。这里,“冰霜”指的是结霜的景象,而“惨凄”则是对这景象所激发的情感之描述。“终岁常端正”,则表明了松树在严冬中依然保持着其坚守不屈的姿态。

最后,“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以哲理性的语言总结全诗。这里,“岂不罹凝寒”意味着自然界的冷酷与严峻,而“松柏有本性”则表达了生命体内天然而坚强的品质——即使在严冬中,也能保持自身的本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上松树和谷中的风声、寒霜景象的描写,表现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力的不屈不挠,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坚守本性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刘桢

刘桢
朝代:魏晋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
猜你喜欢

白芙蓉赋附歌

秋水阔兮秋露浓,盛华落兮叹芙蓉。

菖花紫兮君不识,萍实丹兮君不逢。

想佳人兮密静处,颜如玉兮无冶容。

(0)

水西亭

横阳城西池水清,鸳鸯鸂鶒交相鸣。

轻舠细网密如织,幽人高卧池中亭。

昨夜凉风吹天末,秋思先惊入毛骨。

城头鼓角东方明,起看青山半衔月。

(0)

石油湾

延长产石油,出自岩窦里。

激水旋浓沤,清膏腻无比。

校书灯可燃,医疡疥能已。

有司苦馈献,悉索罄瓶罍。

我来三年余,方知产自此。

绿影映澄潭,凝脂缀高垒。

稍待春气融,持钱贸乡里。

伟哉造化功,无由测终始。

火井与酒泉,安用诧奇诡。

(0)

送人还壶关

林花未吐怯轻寒,人在天涯送客还。

千里好山迎马首,白云飞处是壶关。

(0)

回雁峰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

更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

(0)

吴门竹枝词四首·其二清明

唐家天子重清明,细柳为圈赐侍臣。

新入吴中风土记,家家门卷柳条新。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