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经秋海见,角向晚城闻。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翁承赞所作的《送人归觐南海》。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不舍。首句“迢迢南越路”,以“迢迢”二字描绘出南越之路的遥远与漫长,为全诗奠定了离别的基调。接着,“送子意难分”直接表达了送行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也有对友人归乡的欣慰与祝福。
接下来的两句“雁背三湘月,家遥五岭云”,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雁背上的三湘月,象征着友人归途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而家遥五岭云,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家乡的遥远与云遮雾绕的神秘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地理空间的距离,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深深祝愿。
“舶经秋海见,角向晚城闻”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乡途中所见所闻。秋海之上,友人的船只缓缓前行,海风拂面,波涛起伏,这是归乡路上的自然景象。而“角向晚城闻”,则是通过远处传来的号角声,暗示友人即将抵达家乡,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
最后两句“想得问安后,新诗独不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家后的期待与想象。在友人问候家人之后,诗人预想友人会创作出不同于以往的新诗,这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友人归乡后生活美好愿景的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成功地将离别之情、思乡之感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唐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壶公祠大树
壶公飞升向千岁,兹树悬壶今尚在。
繁根郁屈蟠蛟龙,冗干呺嚎作天籁。
樛枝入土又旁出,四面童童若车盖。
大钧播物信容易,父老相传谩惊骇。
孔明庙前千丈柏,老子庭中左纽桧。
天资正直本当寿,地养坚强自宜大。
嗟尔朽质名弗闻,虽能所生世何赖。
雷霆不及斤斧遗,但恐狐狸假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