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楚 公 唐 /唐 求 曾 闻 半 偈 雪 山 中 ,贝 叶 翻 时 理 尽 通 。般 若 恒 添 持 戒 力 ,落 叉 谁 算 念 经 功 。云 间 晓 月 应 难 染 ,海 上 虚 舟 自 信 风 。长 说 满 庭 花 色 好 ,一 枝 红 是 一 枝 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持戒(chí jiè)的意思:持守戒律,遵守规范,守身自律。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念经(niàn jīng)的意思:指持续地、反复地读经念佛,形容人一味地重复某种行为或言语。
说满(shuō mǎn)的意思:说满意,满足对方的要求。
晓月(xiǎo yuè)的意思:晓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它常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心灵或高尚的品质。
信风(xìn fēng)的意思:指风向正好,船只行驶顺利的情况。
虚舟(xū zhōu)的意思:比喻空洞无物的言辞或虚假的行为。
雪山(xuě shān)的意思:指高山上积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自信(zì xìn)的意思:对自己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和自我肯定。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唐求的作品《赠楚公》,它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和哲理。开篇“曾闻半偈雪山中,贝叶翻时理尽通”两句,描绘了一位高僧在雪山中研读佛经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领悟。接着,“般若恒添持戒力,落叉谁算念经功”则强调了修行中的智慧和自制之重要。
诗人通过“云间晓月应难染,海上虚舟自信风”两句,以清净无染的明月和孤舟远航比喻心灵的独立与坚定,表现出超然物外、自信前行的情怀。最后,“长说满庭花色好,一枝红是一枝空”则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感悟,点出了世间万象皆为空幻。
整首诗通过对佛法修持的描写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操的高洁自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淮西碑
恩县唐贝州,高唐亦博郡。
我读淮西碑,遥想建藩镇。
稂莠滋不除,恬嬉谁过问。
宪宗大振作,群臣始慑震。
致魏博贝襄,从志皆恭顺。
曰武不可究,少息辑威忿。
元济犯东都,万口如一论。
因抚而有之,无事休生衅。
帝曰有臣同,命师分道进。
度愬各努力,获丑兼执讯。
用是淮蔡平,鸿文勒碑峻。
譬臧获背主,操戈户庭近。
缚之不为功,纵之徒致吝。
益因知政颓,安得谓武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