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中的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风吹熄灯油、梦醒后炉香缭绕、翠幢结成的景象与窗外杏花映照月光、仿佛梅影映入西窗的情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清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春风”与“吹灭”形成鲜明对比,春风本是温暖和煦,却意外地吹灭了小檠釭,暗示了一种意外或失落的情绪。接着,“梦断”二字直接点明了梦境的破碎,与前句的意外相呼应,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某种不满足或遗憾。
“炉香”与“结翠幢”则描绘了梦醒后的场景,炉香袅袅,翠幢(可能是指香烟形成的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结”字,不仅描绘了烟雾的形态,也隐含了某种凝聚、连接之意,仿佛将梦与现实、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
“檐外杏花横素月”一句,将视觉焦点转向了窗外,杏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洁白、清丽,与“素月”相映成趣。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杏花的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可能暗喻着生命的复苏或希望的萌芽。
最后一句“恰如梅影在西窗”,将杏花与梅影进行巧妙的对比,通过“恰如”二字,表达了两者之间微妙的相似性。梅影在西窗,既是对杏花月色下的美丽描绘的补充,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梅的怀念或向往。梅与杏,一白一红,一冬一春,它们之间的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深化了诗的主题,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春夜中一种既静美又略带哀愁的情感世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望水涩舟不得去同行者谋就陆戏成自慰
春江多柳花,风起花还飞。
夕阳敛飘荡,委地相因依。
行止谅有数,蚤暮同所归。
百年总行旅,安用长歔欷。
羲和无东回,安乐诚几希。
眇焉泣岐子,人远事己非。
飘飘山水间,志愿良不违。
朝多清风来,暮多繁星辉。
古称太史公,千载钦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