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放下(fàng xià)的意思:指放弃、不再计较或不再执着于某事物或某种情感。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何劳(hé láo)的意思:表示不必费力、无需劳累,也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必为他人操心或劳心。
晶帘(jīng lián)的意思:指帷帐上的珠帘,比喻珠玉般的美丽。
看取(kàn qǔ)的意思:观察并取得有关信息或经验。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炉烟(lú yān)的意思:指炉灶上冒出的烟,比喻有功无名或者功劳被埋没。
水晶(shuǐ jīng)的意思:指透明晶莹的玉石,比喻清澈明亮无暇的样子。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外流(wài liú)的意思:
[释义]
(语)(人口、财富等)流到外地或外国。
[构成]
偏正式:外〔流
[例句]
在鸦片战争时期我国白银大量外流。(作谓语)外流的趋势不容忽视。(作定语)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相伴(xiāng bàn)的意思:一同陪伴、共同出现
知觉(zhī jué)的意思:知道和感觉。
水晶帘(shuǐ jīng lián)的意思:指美丽而透明的窗帘,也比喻美女的面纱。
- 鉴赏
此诗以细腻之笔描绘了画家顾太清自题之画中海棠的雅致与脱俗。首句“借来数朵花枝巧”,以“巧”字点出花枝之精妙,仿佛是特意借来装点画境,展现出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捕捉与再现。接着,“更不许、蝶蜂知觉”,则赋予了这幅画作一种超然于现实之外的静谧与神秘,蝴蝶蜜蜂似乎都被拒之门外,使得画面更加纯净,没有世俗的纷扰。
“放下水晶帘,相伴炉烟袅”,通过“水晶帘”的使用,营造了一种透明而高洁的空间感,与“炉烟袅袅”形成动静结合的画面,既增添了画中的生活气息,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深邃。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某种哲学意味,让人感受到时间与空间的交融。
“何劳窗外流莺报”,一句转折,将视线从室内引向室外,流莺的啼鸣虽未直接入画,却以反问的形式暗示了外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画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种内外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画中海棠的独立与超凡。
最后,“且看取、风光占早。留得四时春,岂在花多少。”这两句总结全诗,既是对画中景象的赞美,也是对画家艺术追求的高度概括。诗人认为,真正的美并不在于花的数量多少,而在于其展现的意境与情感。通过“风光占早”和“留得四时春”的表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四季轮回中永恒春意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整首词以海棠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顾太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卖墨陶叟
龙井老人称墨仙,有家近在荆溪边。
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
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
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
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
初至西林喜遇徐幼文
与君三秋别,成此一会期。
清言美无度,离绪俄相遗。
况复在丘园,俱无冠带縻。
逶迤下泽游,皎洁艳阳时。
桃红媚墟囿,竿绿遍川坻。
覆觞申宿恋,开帙问新知。
澄怀悟渊泳,脱迹仰冥飞。
幸同赏心遇,白首永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