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夷次壁间韵》
《武夷次壁间韵》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肩舆飞度万峰云,回首沧波月下闻。

海上真为沧水使,山中又遇武夷君

溪流九曲初谙路,精舍年始及门

归去高堂垂白,细探更拟在春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垂白(chuí bái)的意思:指年老体衰,白发苍苍。

春分(chūn fēn)的意思: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的开始和秋天的结束。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及门(jí mén)的意思:指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或程度。

肩舆(jiān yú)的意思:肩舆是指古代一种由两人扛着的轿子,比喻共同承担责任和困难的意思。

精舍(jīng shè)的意思:指修行者、学者修身养性的地方。

九曲(jiǔ qǔ)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年始(nián shǐ)的意思:指一年的开始,即新的一年伊始。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上真(shàng zhēn)的意思:指追求真理、追求真实的思想和行为。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武夷君(wǔ yí jūn)的意思:指善于武艺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勇猛有力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轿穿越万峰云雾,回望月下波涛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诗中“海上真为沧水使,山中又遇武夷君”两句,巧妙地将诗人所游之地与古代神话中的沧海和武夷山联系起来,增添了神秘色彩。接着,“溪流九曲初谙路,精舍千年始及门”则展现了诗人探索自然之美的过程,以及对古老建筑的敬仰之情。最后,“归去高堂慰垂白,细探更拟在春分”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以及计划在春分时节再次深入探索的愿望,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家庭生活的双重热爱。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临江仙

花影重帘初睡起,绣鞋着罢慵移。

窥妆强把绿窗推。隔花双蝶散,犹似梦初回。

玉旨传宣呼女监,亲临太液池荷。

争将金弹打黄鹂。台楼凌万仞,下有白云飞。

(0)

满江红.秋闺

秋入银屏,金钩冷、湘帘高轴。

叹秋光、芙蓉粉褪,桂枝香触。

月殿冰轮光乍冷,玉楼鸳瓦寒生栗。

倚栏杆,庭院悄无人,风敲竹。池塘里,鸳鸯浴。

帘栊下,鹦哥宿。听何处箫声,吹残红玉。

月转西廊花影乱,漏沉东阁砧鸣促。

又依稀,铜箭已将残,疏钟续。

(0)

踏莎行.春日永丰村庄访女

不算寻芳,非游南浦。行舟只把津梁数。

御河风景尚依然,园林宛似柴桑里。

水畔鸥迎,莺呼启户。草堂相聚殷勤语。

倾心正诉隔年愁,柳条怎绾斜阳暮。

(0)

柳梢青.秋夜.见《众香词》、《词综》

何处钟声。谁家笛韵,最是多情。

独步芳阶,芭蕉月上,影落疏棂。连朝腐草无萤。

窗儿外、风清月明。宝篆抛烟,银灯无焰,倍觉凄清。

(0)

酷相思.忆慧贞、慧珠二女

苦雨凄风秋欲暮。正触起、离愁绪。

少音信、飞鸿天际度。长女也、迢迢路。

次女也、迢迢路。料得停针抛绣谱。望亲舍、新诗赋。

问何日、归来同首聚。长女也、喁喁诉。

此女也、喁喁诉。

(0)

醉桃源.早春

疏帘不捲早春寒。残梅倚石栏。碧天无际路漫漫。

孤云独去闲。丝添鬓,意阑珊。频将双泪弹。

中庭明月又团团。愁人不要看。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