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书怀二首·其二》
《途中书怀二首·其二》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太息宗祊计,回天事信难。

年头欲白,八疏口将丹。

海波能润,瑶台月正安。

汉庭多彊项,谁敢测宸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海波(hǎi bō)的意思:形容大海波澜起伏,比喻事物变化无常或动荡不安。

汉庭(hàn tíng)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泛指政府机关。

回天(huí tiān)的意思:指扭转乾坤,改变困境,使局势逆转。

年头(nián tóu)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特指某一事件、情况或状态发生或持续的时间。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天事(tiān shì)的意思:天意安排的事情,指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事情。

瑶台(yáo tái)的意思:指高台、高阶,也用来形容高贵、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宗祊(zōng bēng)的意思:指尊奉祖先,守护家族的责任和义务。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途中书怀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与无奈,以及对朝廷强权的感慨。

首句“太息宗祊计”,诗人叹息于宗庙社稷的计谋,暗含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接着“回天事信难”一句,表达了改变国家命运之事确实困难重重,流露出一种无力感和悲观情绪。

“三年头欲白”描绘了诗人经过三年的努力,头发已变得斑白,形象地展现了为国事操劳之久。而“八疏口将丹”则说明诗人多次上疏言事,口干舌燥,体现了他为国家利益不辞辛劳的精神。

“璇海波能润,瑶台月正安”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璇海”、“瑶台”象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以“波能润”、“月正安”形容国家在诗人心中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最后,“汉庭多彊项,谁敢测宸欢”一句,借用了汉代的历史典故,暗示当前朝廷存在许多强硬派,难以预测皇帝的真实心意。整句话既是对现实政治环境的讽刺,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复杂政治环境中个人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送祁惟允

执手别君何郁纡,帝城秋色野踟蹰。

离情不学晓云淡,知己渐随烟柳疏。

去国未须言勇退,还家聊且赋閒居。

想应明主不相弃,谁合南山有弊庐。

(0)

旅感

尘事熏心千种在,晨昏回首一星周。

枕前风月照归梦,帘外西山窥客愁。

短策干时何所得,薄田供岁未须求。

他年北极怀明主,当日东陵有故侯。

(0)

南溪卷为佴都帅

南溪分得扬之水,岩姿林霭相光辉。

主人燕坐列霜戟,童子清歌调雪衣。

弦琴每觉薰风入,载酒直随明月归。

我亦沧洲曾结宇,吏情长恐与心违。

(0)

感秋二首用南津胡宪长趣驾韵·其二

淅淅秋风吹雨来,自怜樗散未须培。

水边白鸟背人去,霞外青山待我回。

抱病江湖长对酒,侧身天地数登台。

故园只在扁舟上,三径黄花万树梅。

(0)

河西午憩

水驿远郊圻,居然尘事稀。

酒帘明柳市,渔网集苔矶。

隐几白日静,开帘黄鸟飞。

行边有林壑,未觉素心违。

(0)

独坐

独坐禅扉迥,怀归思窅然。

花光明薄暮,莺语入新年。

彩仗随春动,华灯与月悬。

绝怜风景美,不是粤山川。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