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镜忽不乐,殊瘦因相休。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题养正图六十首》中的第五十二首,主题为“克己任贤”。乾隆皇帝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自我约束与任用贤能重要性的深刻思考。
首句“揽镜忽不乐,殊瘦因相休”描绘了诗人面对镜子时的瞬间情绪变化,镜中的自己显得消瘦,这并非因为身体的健康状况,而是因为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事务的操劳所致。这种形象地将个人的外在状态与内在情感联系起来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责任的深切感怀。
接着,“貌瘦天下肥,乃为社稷谋”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身牺牲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即使外表看起来消瘦,但内心却因国家的繁荣而感到满足,这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而做出的牺牲。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体现了诗人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敬肆一念间,播越亦已求”则表达了诗人对待国家事务的态度,即在每一个决定中都应保持敬畏之心,谨慎行事。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远见卓识,认为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需要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责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明君的深沉情怀和远大抱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定州飞白歌
吾家子敬不再得,千载能飞讵能白。
天公缩入余生手,独洗残碑悟神迹。
三尺生绡写相赠,草堂顿尔生颜色。
矫如溟壑盘虬龙,迅如雕鹗击大空。
细如游丝飏白日,澹如远汉垂晴虹。
黄河九道拆天倒,潆洄沸灪争相雄。
野夫平生好涂抹,小巫气索难为工。
呜呼吾欲游五岳,挟君题名遍寥廓。
六丁敛手那得妒,好与匡庐斗飞瀑。
虎丘老僧有竹林精舍文伯仁为图之王履吉书疏于后余游竹林僧出示此卷履吉下世已三十载矣为之怃然因成此诗
山僧业静者,翛然无世氛。
朝疏淇澳雨,暮浣潇湘云。
老可湖州笔,为竹写清芬。
况有王子猷,英标冠人群。
自言读书处,何可无此君。
我来憩其下,流飔散馀醺。
其人不可作,太息读遗文。
新粉含幽月,苍翠郁纷纷。
截作山阳笛,凄凉安可闻。
山人劝酒
日迩不怿,披寻幽沦。道逢山人,被山衣巾。
酌我葡萄九酝之美酒,盛以瘿藤五华之灵尊。
尽倾尊中酒,为唱青天歌。
一歌还一杯,柰此青天何。
踞坐问山人,汝今欲何为。
行将出山去,搏弄造物为婴儿。四皓归来,皲■头皮。
赤符自新,紫芝已萎。羔雁三至,卧龙遂起。
行雨不休,卒以暍死。天施白玉棺,生瘗王子乔。
何如留此口,时进美酒长逍遥。
欲知出山者我是,悔不老作吴山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