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逋客(bū kè)的意思:指逃亡的人或远离家乡的人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茯苓(fú líng)的意思:茯苓是一种中药材,指代坚韧、不屈的品质。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倾耳(qīng ěr)的意思:倾听、专心听取
青冥(qīng míng)的意思:指深邃幽远的样子,形容天空或大海的深蓝色。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四筵(sì yán)的意思:四根绳索或绳索所系的车辕,比喻人的力量团结一致,协同合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智者在宴席上谈论罗浮山胜景的情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句“夫子谈山水”,点明了谈话的主题是关于山水之美,引出了下文对罗浮山名胜的描述。接着,“四筵倾耳听”描绘了众人屏息聆听的情景,表现了谈话内容的吸引人之处。
“况复扶藜杖,当年采茯苓”两句,通过智者手持藜杖、曾经采集茯苓的细节,不仅展现了其生活中的自然元素,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界的深厚联系和对生活的热爱。
“披衣谢逋客,长啸入青冥”描绘了智者披衣而起,向远去的客人告别,随后长啸一声,融入了广阔的天空之中。这一场景既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胸怀,又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深远的意境。
最后,“今夕人间月,梅花笑独醒”以月夜下的梅花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在喧嚣尘世中保持清醒与独立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雅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月八日涪陵舟中读东坡食荔枝诗戏和一首
我生不及曹溪卢,一定与岁终荣枯。
西游两月数千里,耳目总被江山驱。
家林忽忆荔枝节,洒若瑞露浇尘肤。
青堤翠浦少隙地,绣幔不屑围名姝。
筠笼首荐四月八,光价未便倾坤隅。
天浆异种熟壮夏,水晶火齐难精粗。
涪翁误赏廖家䋏,恰似江芡誇蠙珠。
福州胜画亦足味,敢与进奉争芳腴。
东坡日啖三百颗,齿颊肯挂松江鲈。
荔仙亭上赋归去,炎云烂熳沧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