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鳌头(áo tóu)的意思:指处于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人或事物。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戴鳌(dài áo)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位或重大任务的人。
梵王(fàn wáng)的意思:指尊贵的僧人或佛教高僧。
俯视(fǔ shì)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以高人姿态看待或傲视他人。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老我(lǎo wǒ)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龙伯(lóng bó)的意思:指聪明、机智的人。
磨崖(mó yá)的意思:指通过长时间的摩擦、磨砺,使岩石变得光滑平整。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石记(shí jì)的意思:指铭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也泛指留下的文字记载。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王台(wá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地位或职位。
危亭(wēi tíng)的意思:指危险的局势或危急的境地。
滟滪(yàn yù)的意思:形容水流的声音或波浪翻滚的样子。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的《登金山吞海亭了公请赋》,描绘了吞海亭的雄伟景象和诗人登临的感受。首句“危亭突兀戴鳌头”形象地写出亭子高耸入云,仿佛直插海中的鳌头,展现了亭子的险峻气势。次句“俯视沧溟一勺浮”则描绘了从亭上俯瞰大海,如一勺水漂浮在广阔的蓝色之中,视野开阔。
第三句“龙伯衣冠藏下府”借用了神话传说,暗示亭下的深渊可能隐藏着神秘的世界,增添了神秘色彩。第四句“梵王台殿起中流”则将亭子比作梵王宫殿,矗立在江心,显得庄重而神圣。
第五句“扶桑夜色三山日”运用了日月交替的意象,暗示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壮丽,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最后一句“滟滪江声万里秋”描绘了江水奔腾的声音,与秋天的辽阔景色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对壮美江山的感慨。
结尾“老我惜无吞海句,但磨崖石记曾游”表达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无法用诗句完全描绘眼前壮景,但仍愿刻石铭记此行,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留恋和对人生经历的珍视。整体而言,这是一首以景抒怀,寓情于景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