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泥落清水,泥浑非水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鉴(bǎo jiàn)的意思:宝物和镜子,比喻可以珍视和反思的事物。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尘昏(chén hūn)的意思:形容人迷惑、困惑、昏迷。
烦冤(fán yuān)的意思:指烦恼和冤屈。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流尘(liú ché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高速行进时,所产生的尘土或灰尘随风飘散。
其内(qí nèi)的意思:指事物内部的情况或内在的事情。
清水(qīng shuǐ)的意思:清澈无杂质的水,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品。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翻译
- 尘埃聚集在珍贵的镜子上,虽然镜子被灰尘覆盖,但它本身并不因此而变得模糊。
即使细微的泥土落入清澈的水中,泥土的浑浊并不会让水也变得浑浊。
人能够分辨这两者,相互之间无需多言就能理解。
如果连这两种事物都辨别不清,那么讨论又有何意义呢?
不要为了追求外在的事物而放弃内心的平静,反而会带来无尽的烦恼。
- 注释
- 流尘:灰尘。
集:聚集。
宝鉴:珍贵的镜子。
尘昏:被灰尘覆盖。
鉴不昏:镜子本身并未变模糊。
纤泥:细微的泥土。
落:落入。
清水:清澈的水。
泥浑:泥土的浑浊。
水浑:水变浑浊。
人能辨二物:人能区分两者。
相与:相互。
忘言:无需多言。
二物不能辨:无法辨别两者。
悠悠:长久、无尽。
何足论:有什么好讨论的。
无为:不要做。
舍其内:放弃内心。
逐外:追逐外在。
取烦冤:带来烦恼。
- 鉴赏
这首诗深含哲理,意在比喻人心与世事的辨识。宝鉴不昏指人心本净,流尘易污却不影响其本质;清水不浑则形象地描绘了真理不会因泥沙而混浊。诗中的“二物”泛指世间万物,人能辨别它们之间的区别,但往往忽略了自身与他物的关系。最后两句“无为舍其内,逐外取烦冤”,则是告诫人们应无所作为,放弃对外在事物的追求,因为那只会带来烦恼和纠缠。
司马光这首诗通过宝鉴与清水的比喻,劝勉人们寻找心灵的纯净和本真的智慧,不为世俗所扰。其意境深邃,寓意丰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勿剪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江汉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
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
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
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
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
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
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
百忧
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
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
朝思除国雠,暮思除国雠。
计尽山河画,意穷草木筹。
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沈浮。
伯伦心不醉,四皓迹难留。
出处各有时,众议徒啾啾。
和袭美题支山南峰僧次韵
眉毫霜细欲垂肩,自说初栖海岳年。
万壑烟霞秋后到,一林风雨夜深禅。
时翻贝叶添新藏,间插松枝护小泉。
好是清冬无外事,匡林斋罢向阳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