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落河虽多,如我刘秩何。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车载(chē zài)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无法计算或估量。
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倒戈(dǎo gē)的意思:倒戈指的是原本站在一方的立场,突然转而支持对立方,背叛原来的一方。
放逐(fàng zhú)的意思:指被迫离开原居地,被流放到他地;也可用于比喻被排斥、被边缘化。
回纥(huí hé)的意思:回旋踢是指在跳起或旋转的动作中,利用腿部的力量进行踢击。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幕南(mù nán)的意思:指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将幕布拉开,露出舞台后方的南门,表示戏曲演员的表演即将开始。
牛车(niú chē)的意思:指人力驱动的牛拉的车辆,比喻力量薄弱、速度慢、效率低下。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唐家(táng jiā)的意思:指唐朝的家族或后代,也用来形容一个家族中有多位杰出人物。
痛哭(tòng kū)的意思:痛哭是指由于极度悲伤或痛苦而大声哭泣。
同日(tóng rì)的意思:同一天发生的事情。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义军(yì jūn)的意思:义军指的是为了正义事业而组成的军队,也可以泛指为正义而斗争的人群。
曳落河(yè luò hé)的意思:形容物体被拉扯得很长,不能自由活动。
- 鉴赏
这首诗《曳落河》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事件与人物情感,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壮的情怀。
首句“曳落河虽多,如我刘秩何”以“曳落河”开篇,象征着众多的士兵或战士,而“刘秩”则可能暗指某位具体的人物,或是泛指在历史长河中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这一句既点出了战争的残酷与牺牲的普遍性,也暗示了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脆弱。
接下来,“幕南击剑笑且歌,回纥意已轻唐家”描绘了一幅战场上的场景,士兵们在南边的战场上挥剑高歌,显示了他们面对强敌时的英勇与豪迈,同时也暗示了回纥对唐朝的轻视,预示着战争的胜负之局。
“朔风捲火随尘沙,牛车载甲空倒戈”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惨烈景象。朔风卷起火焰,尘沙弥漫,战车载着盔甲,却最终倒戈,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无常与残酷,以及士兵们的无奈与牺牲。
“义军四万同日死,野老痛哭陈涛斜”则是对战争结果的直接描述。四万义军在同一日英勇牺牲,陈涛斜的野老为之痛哭,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战争悲剧的深刻反思。
最后,“陈涛斜,为谁哭,明日上书甘放逐”以疑问的形式结束,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深化,也是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陈涛斜的哭泣是为了谁?或许是为了那些牺牲的战士,也可能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命运。诗人选择甘愿放逐,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整体而言,《曳落河》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历史场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光辉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深度的诗歌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其一
行路难,君好看。
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崩湍。
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
未似是非唇舌危,闇中潜毁平人骨。
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
又不见李太白,一朝却作江南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