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超然(chāo rá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于尘俗之外。
驰求(chí qiú)的意思:急切地追求、渴望得到某物
谛信(dì xìn)的意思:真实可靠地相信
发明(fā míng)的意思:指创造出新的东西或方法。
佛地(fó dì)的意思:指人的胸怀宽广,心地善良,能够容纳一切,不计较得失,宽宏大量。
见闻(jiàn wén)的意思:指所见所闻的事物和情况。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三身(sān shēn)的意思:指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具有三种不同的身份或角色。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自性(zì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本身的特性、性格、本质。
- 注释
- 自性:指一切众生本具的清净无染的真心本性。
三身:佛教术语,指法身、报身、化身,代表佛的三种存在形态。
发明:显现、发展。
四智:佛教中的四种智慧,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见闻缘:指通过眼见耳闻等感官接触外界的信息和条件。
超然:超越、超脱常规的状态。
佛地:佛的境界,觉悟的境地。
吾:我。
汝:你。
谛信:真诚而坚定的信仰。
永无迷:永远不再迷惑。
学:效仿。
驰求者:急于追求、奔波寻求的人。
终日:整天。
说菩提:谈论关于觉悟、智慧的话题,这里指空谈理论而不实践。
- 翻译
- 自性中具备法身、报身、化身三身,通过修行将其显发成就四种智慧。
无需脱离日常的感知与经验,超脱而达到佛的境界。
我现在为你讲述这些道理,希望你坚信不疑,永远不再迷失。
不要学那些只知空谈追求的人,整天谈论菩提却无实际行动。
-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唐代高僧慧能大师的作品,名为《示智通偈》。慧能大师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人物,其思想和教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这首诗简洁明了,蕴含深刻的佛学哲理。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这两句表达了佛教中“三身”与“四智”的概念。三身指的是佛的法身、报身和化身,分别代表真理、功德和救度众生;而四智则是对一切事物的完全理解,即大圆镜智、大平等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这句话强调了通过直接体验与感知,而非仅凭借文字或他人的传述来达到解脱之道。慧能大师倡导的是一种直接、亲证的修行方式,让修者能够超越世间束缚,达成佛果。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这两句表明诗人正在传授真理,并确保这种理解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再有迷惑。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最后两句则是在告诫修行者不要追随那些只知口头禅定的虚名之辈,而应真正致力于内心的觉悟,即菩提(觉道)。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慧能大师对佛教修行与觉悟的理解和主张,是一篇深具禅宗精神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