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避俗(bì sú)的意思:避免陷入俗套和平庸,追求独特和与众不同。
负暄(fù xuān)的意思:指对别人的言谈举止表示赞赏和称赞。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攀援(pān yuán)的意思:攀援是指攀爬、借助他人力量或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蓬门(péng mén)的意思:指草屋的门,比喻贫苦的家庭。
凭高(píng gāo)的意思:凭借高处的优势或高位的权力来支配或控制他人。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阳气(yáng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具有活力和生机的力量,也指事物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能量。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阅世(yuè shì)的意思:阅读世间万象,了解人生百态。
滋味(zī wèi)的意思:指食物的味道,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特殊感受或体验。
- 鉴赏
这首明代石宝所作的《独坐》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空斋中静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联“百年今此暂祛烦,又向空斋独负暄”,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暂时摆脱了尘世的烦恼,独自一人坐在空荡的书房里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这里的“祛烦”与“负暄”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状态,也暗含了心灵上的解脱与宁静。
颔联“阅世渐知滋味薄,著书犹恨语言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随着岁月的流逝,他逐渐认识到世事的平淡无奇,即使在创作中,也常常为寻找恰当的语言表达而感到困扰。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在艺术追求中面临的挑战。
颈联“风嘘竹牖通阳气,人掩蓬门避俗諠”,转而描写自然界的景象。微风吹过竹窗,带来了温暖的阳光,而诗人则选择关闭门户,远离喧嚣的人群,寻求内心的平静。这一联通过自然与人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却讶藤萝附松柏,凭高袅袅正攀援”,以藤萝依附于松柏的形象,象征了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与关系。诗人惊讶于藤萝虽弱小却能攀附于强大的松柏之上,暗示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个体虽然渺小,但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周围环境。同时,“凭高袅袅正攀援”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社会关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毗陵西城楼感怀
平皋已春风,昨夜犹繁霜。
倦客惊节物,游子思故乡。
楼高白日促,远目空悲凉。
愿言平生欢,各在天一方。
溯游不可从,山川阻且长。
安得一樽酒,咿哑共深堂。
孤怀昔萧屑,壮志犹激昂。
无阶际玄护,尚期梦池塘。
饥鹰在千里,怒鬣存三湘。
寒鸦似相求,依依度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