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喜俗尘如世隔,更怜清趣与谁同。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月 夜 怀 子 肃 昆 仲 宋 /赵 蕃 眼 边 风 月 佳 如 此 ,把 卷 题 诗 却 未 工 。剩 喜 俗 尘 如 世 隔 ,更 怜 清 趣 与 谁 同 。荷 侵 水 槛 公 怀 我 ,桧 合 茅 檐 我 念 公 。想 与 阿 连 当 此 夕 ,停 杯 剥 茨 话 吴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连(ā lián)的意思:指人不肯坚守原则,随波逐流,没有主见。
把卷(bǎ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深奥、精妙。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水槛(shuǐ kǎn)的意思:指水的边缘或岸边。
俗尘(sú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世俗之事,也表示凡俗、尘世间的琐碎事物。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停杯(tíng bēi)的意思:停止饮酒,指因悼念或哀悼而暂时停止喝酒。
吴中(wú zhōng)的意思:指吴国的中部地区,也用来形容地势险要的地方。
眼边(yǎn biān)的意思:指非常近,几乎在眼前。
- 注释
- 风月:指美好的景色和月色。
把卷:拿着书卷。
俗尘:世俗的尘嚣。
清趣:清雅的乐趣。
水槛:水边栏杆。
公怀我:你心里想着我。
阿连:可能是对方的名字,或亲密的称呼。
茨:茨菇,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吴中:古称吴地,这里泛指故乡或远方。
- 翻译
- 眼前的风光月色如此美好,我拿着书卷想要题诗,却又觉得不够精致。
更让我欢喜的是,仿佛世俗的纷扰被隔绝在外,清雅的情趣又能与谁共享呢?
荷花浸润着水边栏杆,似乎在传达你的思念;老桧和茅檐构成的画面,让我想起你。
想象着此刻你我相隔千里,停下酒杯,剥着茨菇,共话起吴中的往事。
- 鉴赏
这首宋诗《月夜怀子肃昆仲》是赵蕃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月夜清景的欣赏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深深怀念。首句“眼边风月佳如此”,描绘了眼前月色风清的美景,诗人感叹其美好。然而,“把卷题诗却未工”暗示了尽管景色优美,诗人却未能找到恰当的诗句来表达心中之情。
接着,“剩喜俗尘如世隔”,诗人欣喜于此刻远离尘世的宁静,仿佛与世俗的纷扰暂时隔绝。他感到孤独,“更怜清趣与谁同”,表达了对能共享这份清雅之趣的知音的渴望。
“荷侵水槛公怀我”,想象着友人子肃可能也在这样的夜晚思念着自己,荷花侵水的景象仿佛寄托了对方的情感。而“桧合茅檐我念公”,诗人则回忆起与子肃共处的简朴生活,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
最后,“想与阿连当此夕,停杯剥茨话吴中”,阿连可能是诗人的另一个朋友,诗人设想在这样的月夜,他们可以放下酒杯,一起谈论吴中的往事,共享这份深情厚谊。
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
放懒生涯,欣慵活计,起心念念慈悲。
而今不肯,摘叶更寻枝。
撇下之乎者也,的端认、莲出青泥。
闲闲里,扪心自忖,有似遇良医。
逍遥真自在,要成仙福,凭仗心师。
志坚如山岳,不许胡移。
日用无为清净,自然得、捉住东西。
些玄妙,悟来通晓,虽老不为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