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非才(fēi cái)的意思:指非常有才华、非同一般的人。
赋有(fù yǒu)的意思: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圜丘(yuán qiū)的意思:圆形的祭坛,比喻尊贵的地位或权力。
冕旒(miǎn liú)的意思:指帝王的冠冕,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身重(shēn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身体沉重或负担沉重。
台阁(tái gé)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官邸或官署。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牺牛(xī niú)的意思:指像牺牲牛一样,舍弃自己的利益或生命,为了他人或公共利益而奋不顾身。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遭逢(zāo féng)的意思:遭遇,遇到
谪宦(zhé huàn)的意思:指被贬谪到边远地方担任官职。
帝王州(dì wáng zhōu)的意思:指统治者的地盘或势力范围。
- 翻译
- 多年未到祭祀圜丘处,贬官流离感叹岁月催人老。
有时写作文章会悲伤如鵩鸟,但又找不到像牺牛那样为国捐躯的道路。
我并无才能,怎配身处朝廷高位?归乡之梦徒然靠近皇冠。
千年际遇似乎不会改变,此生或许还能再见帝王所在的繁华之地。
- 注释
- 年来:多年。
祀圜丘:祭祀圜丘(古代祭天的场所)。
谪宦:被贬官。
携亲:带着家人。
叹白头:感叹年华已逝。
作赋:写作文章。
悲鵩鸟:像《庄子》中因预见死亡而悲鸣的鵩鸟。
杀身:牺牲生命。
学牺牛:效仿以身献祭的牺牲。
非才:没有才能。
岂合:怎能。
居台阁:身处朝廷高位。
徒劳:徒然。
近冕旒:靠近皇冠(代指皇帝)。
千载:千年。
遭逢:际遇。
未替:不会改变。
帝王州:帝王所在的繁华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是王禹偁的《南郊大礼诗(其十)》,创作于宋朝。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古代礼仪和祭祀传统的怀念,以及个人功名未就、时不我与的感慨。
首句“年来不见祀圜丘”,诗人通过“不见”二字,表达自己对于古代祭天大典的无限眷恋。这里的“圜丘”是指古代帝王用于祭天的大型祭坛,而“祀”则意味着祭祀的行为。
接着,“谪宦携亲叹白头”,诗人自称为“谪宦”,即被贬官的士人,带着家眷只得感慨时光飞逝,头发已白。这反映了诗人个人的遭遇和心境。
第三句“作赋有时悲鵩鸟”,在古代文学中,“鵩鸟”往往象征着贤能之士的孤独无援。这里,“作赋”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写作,而“悲鵩鸟”则表达了他对于才华未被发现、孤独无助的哀叹。
第四句“杀身无路学牺牛”,“牺牛”原指古代祭祀时用的牲畜,后来多用以比喻为国捐躯的忠臣或烈士。诗人这里自比于牺牛,表达了即便是献出生命也无处施展才华的悲哀。
第五句“非才岂合居台阁”,诗人自问若不是有才能的人,又怎配居住在朝廷的高官之位。这句话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肯定,同时也是对现实不公的感慨。
六七两句“归梦徒劳近冕旒。千载遭逢如未替, 此身重见帝王州”,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历史观念——即便是回到过往的美好时代(“归梦”),也只是徒劳无功;而且他对于个人的命运和时间流转有着深切的感受,觉得千年轮回,自己仍然处于帝王治下的国家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礼仪的怀念,表达了诗人个人才华未被发现、功名未就,以及对于个人的命运和历史无常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次韵答张直卿见寄
两城无百里,算只是、一家乡。
愧每每相看,来迎去送,水影山光。
殷勤举杯一笑,要都收、百福与千祥。
镜里吾衰已甚,尊前君意何长。谁能齐物似蒙庄。
岁月去堂堂。更多病何堪,闲愁万绪,恼乱诗肠。
明年定须丰稔,看桑蚕成簇麦登场。
君到野亭应喜,酒帘花外悠扬。
木兰花慢.元夕后小雨
淡春阴如雾,酿春雨、洒春城。
便罗绮风柔,园林气暖,巷陌尘轻。
鳌山顿成潇洒,恰上元过也罢烧灯。
到处柳金梅雪,一时水绿山青。午窗梦断破微晴。
蓦听卖花声。忆北苑寻芳,南园载酒,节近清明。
韶华向人如旧,莫青春行乐负平生。
说与东君知道,先迎舞燕歌莺。
送罗与敬归西昌
石龙矶畔多芳草,游子忆家春已老。
水北杨花扑地飞,旁人漫道飞花好。
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
朝发铜塘津,暮宿青泥渡。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
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
石扶坏道通高阁,水齧危沙见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
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