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三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不入:不愿进入。
城里:都市。
市里:市区。
常在:常常。
水边:河边。
月边:月光下。
蜀公:指蜀地的官员(可能指某位蜀地的官员)。
疏谢事:上疏请求辞职。
米老:米芾,北宋著名书画家。
无书:没有书信。
辨颠:辨别是非,这里可能指米芾不参与世俗纷争。
- 翻译
- 不愿涉足繁华都市
常常独处水畔月影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城市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不入城里市里,常在水边月边"两句直接了当地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他选择远离喧嚣的都市,而是常伴随着平静的水流与明亮的月光。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蜀公有疏谢事,米老无书辨颠"则是在写诗人对待官司和学问的态度。这里的"蜀公"可能指的是某位掌握地方政权的高官,而"疏谢事"则是说这位官员有着需要解释或辩护的事情。相比之下,"米老"很可能是诗人自喻,表示自己与世俗纷争保持距离,不涉足其中,也不为此类琐事而费心思。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诗人追求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王懋功秀才秀野堂
卜筑清幽远市尘,一川窈窕静松筠。
下临城郭千门晓,中有轩窗五亩春。
游艺本图佳客语,好贤不觉主人贫。
我来登览秋风晚,喜揖清言月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