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遐(biān xiá)的意思:指边疆地区遥远、偏僻。
川逝(chuān shì)的意思:指时间如水流般逝去,形容时光飞逝,转瞬即逝。
荡漾(dàng yàng)的意思:指水面或波浪起伏的样子,也比喻感情、思绪等在心中泛起和回荡。
芳林(fāng lín)的意思:美好的景色、芬芳的树木。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芬华(fēn huá)的意思:指花朵的美丽和芬芳香气。
顾瞻(gù zhān)的意思:顾虑、担心。
旷远(kuàng yuǎn)的意思:形容地方广阔辽远,没有边际。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清波(qīng bō)的意思:指水面平静无波澜。
时化(shí huà)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天属(tiān shǔ)的意思:指天命所属,命中注定。
蔚蔚(yù yù)的意思:形容繁荣兴盛,茂盛繁多。
无际(wú jì)的意思: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遐心(xiá xīn)的意思:遥远的心思,远离现实的思考
向荣(xiàng róng)的意思:指事物向着繁荣昌盛的方向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
萧散(xiāo sàn)的意思:形容人们的生活或行为松散、不规律,没有秩序
新霁(xīn jì)的意思:指天空中阴云散尽、天气放晴的景象。也形容事情突然转好或困境即将解除。
忻忻(xīn xīn)的意思:形容喜悦、快乐的样子。
形变(xíng biàn)的意思:指事物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学醇在明王朝时期的一次兴瞩之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宇宙广阔性的感慨。
首句“平原一以眺,云天属新霁”描绘了诗人站在广阔的平原上,眺望远处,天空在刚刚经历雨后的清新中显得格外明亮。这句诗通过“一以眺”和“属新霁”两个词组,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下来的“忻忻物向荣,披襟风转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万物生长的喜悦之情。他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风轻轻吹过,不仅吹动了衣襟,也似乎吹动了周围的蕙草,让它们更加生机勃勃。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情感色彩,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橤橤芬华敷,蔚蔚芳林翳”描绘了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的景象。橤橤形容花朵繁茂,蔚蔚则形容树木茂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荡漾清波深,缅映垂萝细”则转向对水的描写。清波荡漾,水面上倒映着细长的垂萝,这一静一动的描绘,使画面更加丰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
“顾瞻江与河,旷远极无际”两句,诗人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从平原到江河,展现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壮美。这里的“顾瞻”既有回顾之意,也有展望之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宇宙无限的向往。
最后,“形变随时化,神赏缘物契”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理解和对宇宙规律的感悟。他认为自然界的形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宇宙规律的体现,人应当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神赏缘物契”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欣赏,认为与自然万物相契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萧散边遐心,沉忧托川逝”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面对广阔无垠的自然,他的心变得自由而宁静,所有的忧愁都随着流水消逝。这里通过“萧散”和“沉忧”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从内心深处释放压力,达到心灵解脱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宇宙规律的感悟以及对个人情感的释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封龙十咏·其五中溪书院
炎氛绝高岑,悲风振林丘。
吟台一以眺,动我怀古愁。
李公英妙年,于焉此藏修。
坐令山中民,莘莘洙泗俦。
规模未云远,芜秽馀嵓陬。
圣像空复存,荒凉几经秋。
不遇敬斋翁,遗迹谁能求。
亦赖明主恩,遂兹圣泽流。
今皇复神圣,丕承拟西周。
弦歌独不嗣,嵓壑知应羞。
怀贤既伊郁,抚事增绸缪。
悠然发孤咏,远思浩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