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惊时易失,更觉意难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持危(chí wēi)的意思:持危意指在危险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坚持前行。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惊时(jīng shí)的意思:在关键时刻出现令人惊讶的事物或人物。
莽莽(mǎng mǎng)的意思:形容茂密、繁盛的样子。
迁居(qiān jū)的意思:迁居指的是搬迁、改变居住地。
素书(sù shū)的意思:指没有内容或者内容很少的书籍。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危国(wēi guó)的意思:指国家面临危险,处于危急的境地。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组绶(zǔ shòu)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力量。
- 注释
- 有道:有德行的人。
持:坚守。
危国:危难的国家。
无人:没有一个人。
识:理解。
素书:朴素的志向。
屡惊:频繁惊讶。
时易失:世事无常。
更觉:更加感到。
意难如:心意难以实现。
莽莽:广大无边。
旌旗:旗帜。
暗:昏暗。
组绶:官员的绶带。
纡:纠结。
白云一天地:白云覆盖天地。
今日:今天。
迁居:搬家迁移。
- 翻译
- 有人坚守危难之邦,却无人理解他的朴素之志。
频繁感叹世事无常,更加体会到心意难以实现。
旌旗漫天昏暗,官员们的绶带纷繁纠结。
白云覆盖天地,今天又要搬家迁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所作的《初至青湘闻安仁帅司为曹成所袭四首(其三)》。诗人以危局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个人心境的感慨。首句“有道持危国”揭示了国家在动荡时期,尽管有贤能之人试图维持,但形势依然严峻。次句“无人识素书”暗示了人才可能被忽视,未能得到应有的理解和任用。
“屡惊时易失”进一步强调了时局的多变和不确定,诗人对此感到震惊和不安。“更觉意难如”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意识到实现理想和意愿的艰难。接下来的两句“莽莽旌旗暗,纷纷组绶纡”,通过描绘旌旗蔽日和官僚服饰的繁复,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混乱和官场的复杂。
最后两句“白云一天地,今日又迁居”,以自然景象作结,寓意个人命运如同白云飘忽不定,今日又要面临新的迁移,寓含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个人在乱世中的彷徨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予向集贤殿试罢寓居京师尝游西冈钱昌武郎中之第时同会者河东柳子文与钱氏三子夏中予出京今才半年而昔所共游者或东或西有不知所之者古人所谓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者欤夫求昨日之我于今日终其身而不得而况偶然相值聚而旋散者欤追记春睡诗一首乃寓钱第所为者
东风冷峭著衣寒,云影深沉美睡天。
青杏园林花尽落,晚风吹雨湿鞦韆。
咏杨柳
袅袅斜笼寒雨,年年萦乱愁肠。
相对不堪憔悴,画眉羞斗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