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诬(bù wū)的意思:不冤枉,不诬告。
乘桴(chéng fú)的意思: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甫田(fǔ tián)的意思:刚刚耕种完的田地,比喻初次开垦或刚刚开始的事物。
浸想(jìn xiǎng)的意思:沉浸在思考中,陷入沉思,长时间思索一个问题或事物。
巨浸(jù jìn)的意思:形容巨大的水势涌来,泛指巨大的灾难或困扰。
蚍蜉(pí fú)的意思:比喻力量微小、渺小。
三策(sān cè)的意思:指政治、军事或其他方面的三种策略或计谋。
熠耀(yì yào)的意思:熠耀指光亮闪烁、明亮夺目。形容光芒四射、光彩照人。
一封(yī fēng)的意思:指一封信或一封书信,也可表示一封信的意思。
应猝(yìng cù)的意思:突然发生,来得急
- 注释
- 铁檠:铁制的滴漏,古代计时工具。
熠耀:明亮照耀。
蚍蜉:一种很小的昆虫,此处比喻微小的事物。
三策:三种策略或计划。
一封:一封信件。
厥谟:他的谋划或深思熟虑的意见。
甫田:广大的田野。
疾耒:快速的犁,形容农事效率高。
巨浸:大洪水。
乘桴:乘筏渡水。
应猝:应对紧急情况。
乖用:不合常规。
道不诬:道路(指主张、理念)并非虚假。
- 翻译
- 铁制的滴漏深知夜晚漫长,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微小的蚍蜉。
他留下了三种策略给后世,一封书信陈述了他的深思熟虑的计划。
耕种广阔的田野需要快速的犁,面对大洪水,他设想乘筏渡过。
在紧急情况下,他的应对方式确实不合常规,但这怎能说他的道路是虚假的呢?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寒夜》,是宋代诗人苏籀所作。诗中以铁檠(古代照明工具)象征时间的流逝,夜晚漫长如同漏壶滴水,熠熠生辉照亮了微小的蚍蜉。诗人借漏永之景,寓言自己对时局的深思和遗世之策。他提出三策,希望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表达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提倡勤劳耕作。然而,他的急切主张在应对突发事件上显得不合时宜,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的忧虑和对自己理念的坚持。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体现了其深沉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