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夜》
《寒夜》全文
宋 / 苏籀   形式: 五言律诗

铁檠知漏永,熠耀蚍蜉

三策当世一封陈厥谟。

甫田须疾耒,巨浸想乘桴

应猝诚乖用,何名道不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诬(bù wū)的意思:不冤枉,不诬告。

乘桴(chéng fú)的意思: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甫田(fǔ tián)的意思:刚刚耕种完的田地,比喻初次开垦或刚刚开始的事物。

浸想(jìn xiǎng)的意思:沉浸在思考中,陷入沉思,长时间思索一个问题或事物。

巨浸(jù jìn)的意思:形容巨大的水势涌来,泛指巨大的灾难或困扰。

蚍蜉(pí fú)的意思:比喻力量微小、渺小。

三策(sān cè)的意思:指政治、军事或其他方面的三种策略或计谋。

熠耀(yì yào)的意思:熠耀指光亮闪烁、明亮夺目。形容光芒四射、光彩照人。

一封(yī fēng)的意思:指一封信或一封书信,也可表示一封信的意思。

应猝(yìng cù)的意思:突然发生,来得急

注释
铁檠:铁制的滴漏,古代计时工具。
熠耀:明亮照耀。
蚍蜉:一种很小的昆虫,此处比喻微小的事物。
三策:三种策略或计划。
一封:一封信件。
厥谟:他的谋划或深思熟虑的意见。
甫田:广大的田野。
疾耒:快速的犁,形容农事效率高。
巨浸:大洪水。
乘桴:乘筏渡水。
应猝:应对紧急情况。
乖用:不合常规。
道不诬:道路(指主张、理念)并非虚假。
翻译
铁制的滴漏深知夜晚漫长,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微小的蚍蜉。
他留下了三种策略给后世,一封书信陈述了他的深思熟虑的计划。
耕种广阔的田野需要快速的犁,面对大洪水,他设想乘筏渡过。
在紧急情况下,他的应对方式确实不合常规,但这怎能说他的道路是虚假的呢?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寒夜》,是宋代诗人苏籀所作。诗中以铁檠(古代照明工具)象征时间的流逝,夜晚漫长如同漏壶滴水,熠熠生辉照亮了微小的蚍蜉。诗人借漏永之景,寓言自己对时局的深思和遗世之策。他提出三策,希望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表达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提倡勤劳耕作。然而,他的急切主张在应对突发事件上显得不合时宜,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的忧虑和对自己理念的坚持。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体现了其深沉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

作者介绍

苏籀
朝代:宋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猜你喜欢

句·其五

侵云蹀征骑,带月倚雕弓。

(0)

王良百一诗·其六十一疗风

有伤即为急,无伤呼为慢。

先针喉脉血,亦须先由汗。

(0)

王良百一诗·其二十二

欲出须知此,笼头莫挂垂。

虽然无大患,惊惧事防为。

(0)

王良百一诗·其十九

毛病深知害,妨人在不占。

大都如此类,无祸也宜嫌。

(0)

谶·其十九

寄公席帽权时脱,蚊子之虫惭小形。

东海象归披右服,二处蒙恩总不轻。

(0)

教坊伶人献语

天子不须忧北寇,守贞面上管幽州。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