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社山中即事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闲逸僧侣在佛庐旁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诗中的“拾得閒身傍佛庐”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僧人悠然自得的形象,他与世无争,置身于佛学的庇护之下。然而,“吟边不解著工夫”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暗示诗人并不追求文辞的雕琢,而是更倾向于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升华。
“晚来好处无人领”,这一句充满了哲理意味,它不仅指出了傍晚时分自然景色的美妙,更暗含了对人生美好瞬间易逝的感慨。在这样的时刻,美景虽好,却往往无人能真正领略其深意,这或许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隐喻,强调了心灵相通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净社山中闻鹧鸪”以鹧鸪的啼鸣作为收尾,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鹧鸪的叫声在山林间回荡,仿佛是远方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乃至人生的独特感悟,既有禅意的深邃,又不乏情感的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赵使君师夏谒白鹿游棲贤长句
三峡移名涧响空,中著一桥如饮虹。
帝连溅瀑龙所宫,谓佛有力真冥濛。
非造物意无禹功,一线偶达成巨谼。
可怪一律人聩聋,助桀唱和更撞舂。
或者误信晨暮钟,万有一幸相际逢。
吾儒自有名教踪,壁立万古涧底松。
异端琐细秋后蛩,一物不格皆妄庸。
谁知健者此山中,朴实可乱田舍翁。
出郊小队不妨农,黄岩意与考亭通。
长养此道如种穜,骏发尔私雨我公,穮袞虽馑亦有丰。
常行万世无汙隆,行健不息人中龙。
不妨更击白鹿鼓,扣之大小皆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