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庚 子 冬 夜 宿 郡 馆 怀 白 从 古 宋 /章 纶 高 馆 天 寒 霜 露 浓 ,思 君 深 隐 翠 微 重 。月 华 绕 树 无 飞 鹊 ,云 飞 蟠 泥 有 蛰 龙 。石 鼎 赋 诗 犹 脱 略 ,银 灯 看 剑 每 从 容 。孤 怀 展 转 不 成 寐 ,为 发 城 头 半 夜 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成寐(chéng mèi)的意思:指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快速入睡或沉睡。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赋诗(fù shī)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高馆(gāo guǎn)的意思:高馆指的是高楼大厦或宏伟的宫殿。
孤怀(gū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孤独寂寞,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蟠泥(pán ní)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行为堕落不堪,如同陷入泥潭中无法自拔。
深隐(shēn yǐn)的意思:指隐藏得非常深,不容易被人察觉或发现的事物或事实。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脱略(tuō lüè)的意思:脱离束缚,摆脱困扰。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蛰龙(zhé lóng)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潜伏在暗中等待时机。
- 翻译
- 高高的馆舍在寒冷的天气中霜露凝重,深深的思念藏在青翠的山峦之中。
月光环绕着树木,却没有飞鹊的身影,云雾笼罩着泥土,似乎有沉睡的龙潜伏。
在石鼎边吟诗还显得随意,手持银灯观赏宝剑则显得从容不迫。
孤独的情怀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只听见城头半夜敲响的钟声。
- 注释
- 高馆:高楼的客舍。
天寒:寒冷的天气。
霜露:霜和露水。
翠微:青翠的山色。
月华:月光。
飞鹊:喜鹊。
云气:云雾。
蛰龙:冬眠的龙。
石鼎:古代煮药或烹茶的器物。
赋诗:吟诗。
脱略:随意,不在意。
银灯:银制的灯。
看剑:观赏剑。
从容:镇定自若。
孤怀:孤独的心情。
不成寐:难以入睡。
发:发出。
城头:城楼。
半夜钟:半夜敲响的钟声。
- 鉴赏
这首宋诗《庚子冬夜宿郡馆怀白从古》以寒冷的冬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白从古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高馆天寒霜露浓”,描绘出馆舍之外霜露满地、寒气逼人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思君深隐翠微重”一句,通过“翠微”一词暗示了友人隐居之地的山林幽深,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因此显得更为深沉。接下来,“月华绕树无飞鹊,云气蟠泥有蛰龙”,运用月光和云气的意象,营造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暗喻友人虽身处僻静之处,但诗人的心绪却如飞鹊般围绕着他。
“石鼎赋诗犹脱略,银灯看剑每从容”两句,通过描绘友人在石鼎边赋诗的洒脱和在银灯下看剑的从容,展现出友人的才情与豪迈,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最后,“孤怀展转不成寐,为发城头半夜钟”收束全诗,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只能听到城头传来的半夜钟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声行
雁啼月落扬子城,东风送潮江有声。
乾坤汹汹欲浮动,窗户凛凛阴寒生。
昆阳百万力一蹴,齐呼合噪接短兵。
铁骑突起触不周,金山无根小孤倾。
起来看雨天星稀,疑有万壑霜松鸣。
又如暴雷郁未发,喑呜水底号鲲鲸。
祇应灵均与子胥,沈恨郁怒犹难平。
更有万古战死骨,衔冤饮泣秋涛惊。
虚庭徙倚夜向晨,重门击柝无人行。
三年江边不见江,听此感激尤伤情。
须臾上江帆欲举,舟子喧豗闹挝鼓。
江声渐小听鸡声,惨淡芙蓉落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