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彭处士夫妇·其一》
《挽彭处士夫妇·其一》全文
明 / 程敏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隐君元是彭仙后,一日凌风不回

寂寞王屯坡下路杖藜复听松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复听(fù tīng)的意思:指能够听到别人说的话,但并不理解其意思。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凌风(líng fēng)的意思:顶风而行,勇往直前。

下路(xià l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处于败势或劣势。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作的挽诗,悼念的是彭处士夫妇。首句“隐君元是彭仙后”暗示了彭处士可能出身于仙家或隐逸之士的家族,具有超凡的气质。"一日凌风去不回"描绘了彭处士突然离去的情景,如同仙人般乘风而去,不再回归尘世,充满了神秘和哀婉的气氛。

接下来的“寂寞王屯坡下路”表达了对彭处士离世后环境的寂寥感,那原本或许是他常走的道路,如今却显得空荡无人,只有杖藜独行的身影。“杖藜谁复听松来”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怀念之情,昔日或许有人陪伴他听松声,现在却再无此景致,只剩下诗人独自凭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仙道隐逸的意象,表达了对彭处士夫妇的深深怀念和对他们逝去的哀思,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程敏政

程敏政
朝代:明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猜你喜欢

云仙引.寿王鄂叔进士

兰渚亭边,莲河桥畔,高门乍启朝阳。

单绂绕,彩云翔。云是揽予初度,争献仙人九酝觞。

何限才名,今才四十,江左王郎。宫衣试着来长。

有花下、新裁小乐章。

回首京华,难兄执戟,同是东方。

待补山公,正当典簿,努力功名看未央。

他日乌衣,黑头还聚,重醉秋光。

(0)

江城子.丙戌九日

客中愁见菊花黄。近重阳。倍凄凉。

强欲登高,携酒望吾乡。

玉叠青城何处是,山似戟,割愁肠。

寒衣未寄早飞霜。落霞光。暮天长。

戍角一声,吹起水茫茫。

关塞多愁人易老,身健在,且疏狂。

(0)

汉宫春·其一乙巳元夕

元夕今朝,喜春风才到,臈雪仍飘。

正是连天灯火,满地琼瑶。

楼高宝泽,望朱栏、迥出云霄。

画堂里,灯屏锦幛,一派笙箫。

不是山翁好事,要与民同乐,莫负良宵。

况有贤明太守,楚楚英僚。

太平歌吹,这风光、无福难消。

齐祝愿、吾皇万寿,万方玉烛和调。

(0)

咏怀·其三十

九皋鹤警露,九尾鸧警霜。

微禽能变化,出群名故扬。

饬躬古修士,守道如金汤。

读书拔陈根,犹力耕我疆。

崛起从人望,不异麟与凰。

繄余拙禀气,蚩蚩等群氓。

委身作秕稗,共此斗斛量。

(0)

莺啼序

春江送愁更阔,甚抽刀断水。

浪花似、片片柔情,急流还蹴连蕊。

酒衫重、尘痕未浣,筝船晓月陈欢坠。

想桃根、双楫临风,几触离思。

乌鹊南飞,画鼓夜紞,感从军荡子。

枕函梦、曾说飘零,玉骢消息难至。

悔殷勤、封侯误觅,换年鬓、沧桑弹指。

剩狂歌,谯隐楼头,问天何意。

邯郸过客,襆被僧房,听疏钟不寐。

还暗省、维舟邗上,抑掩幽哽,隔座琵琶,烛龙催泪。

分明在眼,家残国破,窜身来向江干哭。

看新蒲、野老都憔悴。

何堪捉臂,当场促管传杯,恼人鹧鸪天里。

知音自惜,邂逅填词,总惹红怨翠。

君不见、孙刘栖憩。若个英雄,很石苔荒,乱鸦惊起。

潇湘波淼,归欤何日,风流摇落悲宋玉,写兰荃、休更微声倚。

苍茫第一江山,第一相思,缩来寸纸。

(0)

薄幸.女士贺双卿,才貌清绝,诗词娟秀,误嫁农人,备尝艰苦。史悟冈西青散记述其崖略,读之凄然

绡山闺媛,有如此、锦心绣口。

造物忌才成惯例,怎得雀屏嘉偶。

任凭伊、饷黍浣衣,遂令人比梅花瘦。

把炯炯痴情,鳏鳏私恨,和泪写词多首。

自唱了随鸦曲,应和与鸦相厮守。

信画楼金屋,谪仙无分,欲销魔焰谁能彀。

事喧皖右。付西青妙笔,便传芳泽千秋后。

魂兮知否。莫悔青春虚负。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