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故(bǎi gù)的意思:形容事物破败残破,无法修复。
半古(bàn gǔ)的意思:指时间非常久远,已经过去了很久。
公道(gōng dɑo)的意思:公平正义的原则和道德标准。
骨相(gǔ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相貌、气质和骨骼结构,可以显示出他的性格、命运和潜力。
官身(guān shēn)的意思:指担任官员的身份。
骅骝(huá liú)的意思:形容马匹骄傲高贵,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自大。
令尹(lìng yǐn)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也指临时代理官员的职务。
论荐(lùn jiàn)的意思:指推荐人才或有才华的人。
湓口(pén kǒu)的意思:指言辞直截了当,毫不客气,不留余地。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身外(shēn wài)的意思:指超越个人私利,超脱尘世纷扰,追求高尚境界。
疏明(shū míng)的意思:指通过排除疑惑、澄清迷惑来使人明白、明了。
腾踏(téng tà)的意思:形容马儿奔腾跳跃,也比喻人的行动轻灵敏捷。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需头(xū tóu)的意思:指需要带头的人或物,也可以用来形容需要主导或引领的情况。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豫章(yù zh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愉快。
玉照(yù zhào)的意思:指美玉照人,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真无(zhēn wú)的意思:真实无误,完全没有。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卓荦(zhuó luò)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所作的《赠吴伯玉二首(其一)》。诗中以“少年腾踏属骅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吴伯玉年轻时的英姿勃发,如同骏马骅骝般驰骋于世。接着,“骨相疏明玉照秋”一句,不仅赞美了吴伯玉的外貌俊朗,更寓意着他内心如玉石般纯净明亮,即便是在秋天也散发着光芒。
“湓口犹传旧令尹,豫章聊半古诸侯。”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吴伯玉的敬仰之情。湓口和豫章都是古代地名,这里借以暗示吴伯玉曾担任过重要的官职,其功绩足以与古代的贤臣相比肩。
“一官身外真无负,百故胸中自不留。”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吴伯玉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没有辜负自己的职责,也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不求回报。
最后,“论荐由来公道在,谁将卓荦到需头。”诗人感慨,推荐人才应当遵循公正之道,而吴伯玉正是这样一位卓尔不群的人物,他的才能和品德值得被更多人知晓和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吴伯玉个人品质和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赏和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公正用人、推崇贤能的强烈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僧之安南
安南千万里,师去趣何长。
鬓有炎州雪,心为异国香。
退牙山象恶,过海布帆荒。
早作归吴计,无忘父母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