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随贵同用,愚与贱交役。
履纯思寡尤,超方鲜奇策。
不亮(bù l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暗淡无光,没有亮光。
高怀(gāo huái)的意思:形容人的胸怀广阔,志向高远。
顾影(gù yǐng)的意思:顾念、牵挂回忆。
寡尤(guǎ yóu)的意思:指人才稀少,才华不多。
贵同(guì tóng)的意思:指同样的品质或价值,具有相同的贵重程度。
毁誉(huǐ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有好有坏,有赞扬有批评。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局蹐(jú jí)的意思:指处于困境中,陷入困局或危险境地。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末流(mò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排名较低的人或事物。
腾名(téng míng)的意思:指声誉显赫,名声远扬。
投谗(tóu chán)的意思:指为了谋求私利而投靠别人,背叛自己的亲朋好友。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无隙(wú xì)的意思:没有任何间隔或缝隙,形容非常紧密或严密。
心迹(xīn j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内心感情、思想、意志等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痕迹或迹象。
营营(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充满活力、繁忙、忙碌的样子。
至道(zhì dào)的意思:指最高的道德准则或最高的境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龙所作的《杂诗四首》之三。诗中探讨了人性、社会关系以及道德观念的深刻主题。
首句“至道无相非”提出了一种超越表象、追求内在真理的观点。接着,“末流乖心迹”指出社会风气可能背离了本心,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接下来的几句“高怀苟不亮,执谊日以积”,表达了对高尚情操和真挚友谊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在现实中这些品质可能逐渐被忽视或稀释的现象。
“贤随贵同用,愚与贱交役”对比了不同社会地位者的生活状态,指出权力与地位往往决定了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命运。“腾名自有阶,投谗岂无隙”则反映了名声与诽谤之间的复杂关系,暗示了在追求名誉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利用他人弱点的机会。
“营营棘上蝇,可以携金石”运用比喻,将那些在权力斗争中追逐利益的人比作在棘刺上飞舞的苍蝇,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形象。“履纯思寡尤,超方鲜奇策”强调了保持纯洁思想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超脱常规、独辟蹊径的人并不多见。
最后,“毁誉苟未忘,顾影惭局蹐”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声誉和自我反省的思考。即使面对外界的赞誉或批评,一个人也应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因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而束缚了自己的行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社会关系以及道德观念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