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豸年何久,悬帆兴甚长。
竹寺晴吟远,兰洲晚泊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名为《李夷遇侍御久滞水乡因抒寄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簪豸年何久,悬帆兴甚长”表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朋友之间的相聚也被无限延长。这里的“簪豸”指的是古代用来计算年的工具,而“悬帆”则是比喻远行的舟船,这两词组合使用,强调了时光流逝和离别的久远。
接着,“江流爱吴越,诗格愈齐梁”中,“江流”指的是长江的水流,“吴越”则代指江南地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丽风光的喜爱,以及诗歌艺术上的追求和成就。这里“齐梁”是指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如齐至室、梁昭明太子等人的诗风。
第三句“竹寺晴吟远,兰洲晚泊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竹寺”常常与隐逸之士联系在一起,“晴吟”则是闲适无忧的情景。兰洲指的是水乡泽国中的美丽岛屿,而“晚泊香”则让人联想到夜幕降临时,那些停靠在兰洲的小船所散发的淡雅之香。
最后两句,“高闲徒自任,华省待为郎”表达了诗人的淡定心态和对朋友的期待。“高闲”意味着超脱世俗、高洁独立,而“徒自任”则是说诗人乐于追随内心的喜好,不受外界干扰。至于“华省”,这里指的是繁华的都城,即长安。而“待为郎”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在繁华都市中有所建树,成为杰出的才子。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能,更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远方朋友深切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