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风古道图为寺僧赋》
《西风古道图为寺僧赋》全文
元 / 刘永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古道西风疋马还,数家茅屋住秋山。

只疑路近东林寺,遥听钟声暮霭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近东(jìn dōng)的意思:接近东方,比喻事物趋向于进步和发展。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暮霭(mù ǎi)的意思:指夜晚时分的浓厚烟雾或浓重的云雾。

疋马(pǐ mǎ)的意思:形容马跑得非常快。

数家(shù jiā)的意思:指对多个人或机构进行评估、比较,以确定最好的。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东林寺(dōng lín sì)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内部存在的争斗、纷争和派系之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道、西风、疋马、茅屋与秋山的和谐共存,以及远处寺庙钟声在暮霭中的回响,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

首句“古道西风疋马还”,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位孤独的旅人在西风中策马归来的情景,古道的沧桑与西风的萧瑟相映成趣,疋马(单马)的归途更添了几分寂寥与深沉,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

次句“数家茅屋住秋山”,将视线从古道转向远处的山峦,几座简陋的茅屋点缀其间,与山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秋天的山色为这幅图景增添了几分凉意和丰收的喜悦,同时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第三句“只疑路近东林寺”,通过旅人内心的疑惑,巧妙地引出了画面中的另一重要元素——东林寺。这里的“疑”字,不仅表达了对寺庙位置的不确定,也暗示了旅人对未知的好奇与向往,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句“遥听钟声暮霭间”,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画面的最深处——寺庙。在傍晚的薄雾中,寺庙传来的钟声悠扬而远,既是对前文疑惑的解答,也是对整幅画面情感的升华。钟声在暮霭中的回响,不仅象征着佛法的深远与超脱,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禅意与诗意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条古道之上,感受着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

作者介绍

刘永之
朝代:元   字:仲修   号:山阴道士   籍贯:临江清江

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猜你喜欢

鹦鹉

鹦鹉吾乡物,何时来此方。

绿衣经雪短,红嘴历年长。

学语疑矜媚,垂头知自伤。

他年吾倘遂,归尔陇山阳。

(0)

雨过

倚杖河城暮,林园雨过清。

断丝犹舞燕,入叶巳沾莺。

无惜声连夜,何妨坐到明。

旱云吾欲赋,怆恻为苍生。

(0)

初春饮大道观因题

日月浮生改,山河此殿馀。

酒因儒彦至,春入洞云虚。

何药曾袪老,求丹尚问书。

白头风物里,烂醉是真如。

(0)

庐山九日

庐山随晚坐,江汉净秋襟。

九日黄花雨,书堂红叶深。

细云飘古帙,寒兕吼空林。

不用风吹帽,尊前有静琴。

(0)

庚午除日

于今将四十,始悟昔年非。

白发谁能那,红颜我渐违。

行藏沙上鸟,日月故山薇。

怅望劳歌起,风河柳色归。

(0)

送谭子二首·其二

聚赏蜂初课,分携燕巳雏。

泥惊落夏簟,花忆倒春壶。

水路风旗进,晴船暑气无。

五云赤日外,缥缈是皇都。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