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势有殊,死去分始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道化(dào huà)的意思:指通过言行举止或表演引起他人嘲笑、嘲讽、讥讽的行为。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陵谷(líng gǔ)的意思:指山陵和山谷,泛指高低不平的地形。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亲旧(qīn jiù)的意思:亲近而熟悉的旧友。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生前(shēng qián)的意思:指某人在去世前的时期,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临终前的状态或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拟挽歌五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对比生前与死后的不同,以及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变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哲学性理解。
首句“生前势有殊,死去分始齐”揭示了生前与死后状态的巨大差异,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逆转性。在生前,人们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命运和机遇,而死亡则将这一切划上句点,使人在死后得以平等相待,不再有生前的纷争与不公。
接着,“且将耳目静,安用亲旧啼”一句,劝告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必过于悲伤或哀悼,因为亲朋好友的哭泣并不能改变事实,反而可能徒增痛苦。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问题的超脱态度,倡导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终章。
“鸿雁任南北,日月随东西”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流转。鸿雁自由地在南北之间迁徙,日月则按照既定的轨迹东升西落,象征着生命的不可预知性和时间的流逝。这种景象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顺应自然规律。
最后,“陵谷亦已变,道化复何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山陵变为山谷,山谷又可能变为山陵,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这里不仅指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含了社会、人事的更迭。诗人在此提出一个深奥的问题:在如此频繁的变革中,道德与教化的意义何在?这引发了对人生价值、道德实践以及社会秩序的深层次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死、自然、道德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宇宙规律的敬畏之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