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少(bù shǎo)的意思:不少意味着数量相当大,不少的意思是很多,数量不少。
尘物(chén wù)的意思:指尘土、尘埃和物品等琐碎、微小的东西。
乘风(chéng fēng)的意思:乘风指顺风而行,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取得成功。
丹霞(dān xiá)的意思:形容山岩色彩鲜艳多变。
登顿(dēng dùn)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峰或巅峰状态。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荷衣(hé yī)的意思:荷花的衣服,比喻贫贱之人的衣着。
昏晓(hūn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或天快黑的时候。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敬仰(jìng yǎng)的意思:对人或事物抱有极高的尊重和崇敬的心情。
抗志(kàng zhì)的意思:坚定不移地抵抗和追求志向。
空豁(kōng huō)的意思:
空旷。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大均淳固,不贰其纪,清浄寂寞,空豁以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其东平畴齐望,天嵐空豁,万山阨塞中,乃有此浩荡区。”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六尘(liù chén)的意思:指红尘世界中的六种尘埃,即金银财宝、名利声色、爱欲情感、生死离别、得失荣辱、师徒朋友。
麦气(mài qì)的意思:指耐不住寂寞,急于离去的心情。
孟夏(mèng xià)的意思:指中国农历五月,也指夏季的开始。
冥期(míng qī)的意思:指死亡的时期或临终的状态。
攀条(pān tiáo)的意思:攀附权势或高位,以谋求利益或地位。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栖宿(qī sù)的意思:栖息和停留
清和(qīng hé)的意思:清净和谐,没有纷争。
人德(rén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品行。
三空(sān kōng)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出现了空白、缺失或不完整的状态。
森沈(sēn shěn)的意思:形容森严肃穆,气氛庄重。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时雨(shí yǔ)的意思:指早春时节的细雨。
万有(wàn yǒu)的意思:指世间万物的存在,表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普遍性和无所不包。
物表(wù biǎo)的意思:指外表或表面的事物。
无扰(wú rǎo)的意思:没有干扰,安宁无忧。
朽谢(xiǔ xi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已经完全衰败、不再有用。
仰高(yǎng gāo)的意思:仰望高处,向上追求进步和成功。
杳袅(yǎo niǎo)的意思:形容遥远而飘渺。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云路(yún lù)的意思:指在云中飞行的路程,比喻行程遥远。
征鸟(zhēng niǎo)的意思:比喻招揽人才或者招募志愿者。
- 注释
- 霢霂:细雨。
时雨霁:雨后天晴。
清和:气候温和。
孟夏:初夏。
肇:开始。
栖宿:歇息。
绿野:绿色的田野。
登顿:攀登。
丹霞杪:丹霞峰顶。
敬仰:尊敬。
高人德:高人的品德。
抗志:高尚的志向。
尘物表:超越世俗。
三空:佛教术语,指空去烦恼、空去一切诸法、空去空相。
豁已悟:豁然开朗,已经领悟。
万有:万物。
一何小:多么微小。
始从:开始于。
情所寄:情感的寄托。
冥期:幽期,秘密的约会。
谅不少:应该不少。
荷衣:麻布衣服,比喻隐士之服。
林泉:山林与泉水,代指隐居之地。
麦气:麦子的香气。
凉昏晓:凉爽昼夜。
乘风:迎着风。
面泠泠:感受清凉。
候月:等待月亮。
临皎皎:皎洁的月光降临。
烟崖:云雾缭绕的山崖。
憩:休息。
古石:古老的石头。
云路:云端之路。
排征鸟:飞鸟穿越云层。
披径:开辟路径。
怜森沈:怜爱茂密深沉的树木。
攀条:攀爬树枝。
惜杳袅:惋惜细长摇曳的枝条。
平生:一生。
忘是非:忘记是非纷争。
朽谢:老去,死亡。
矜矫:自大与做作。
五净:佛教术语,指色、声、香、味、触五种清净的境界。
自此涉:从此涉足。
六尘:佛教术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
庶无扰:或许就能不受干扰。
- 翻译
- 细雨过后天晴朗,初夏时节温和来。
在绿色田野歇息,攀登至丹霞峰顶。
敬重高人之品德,超凡脱俗心志高。
悟透三空心豁达,万物相比何其微。
情感寄托始于此,幽期密会岂能少。
穿着麻衣行林间,麦香凉爽昼夜间。
迎风感受清凉意,待月光皎洁降临。
崖边古石作休憩,云端之路鸟飞高。
开路怜爱林木深,攀枝惋惜枝叶摇。
一生忘却是非事,老去何需假与骄。
从此涉足五净地,六尘不染得清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德行的敬仰和超脱尘世的情怀。开篇即以“霢霂时雨霁,清和孟夏肇”勾勒出初夏时节的湿润气候,接着便是栖宿于绿野之中,登临丹霞奇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趣。"敬仰高人德,抗志尘物表"则流露出对那些超凡脱俗之人的崇敬和向往。
"三空豁已悟,万有一何小"表明了诗人对佛法或道家思想的领悟,认为个人的精神追求远比世间纷争要大。"始从情所寄,冥期谅不少"则是说诗人自始至终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不受尘世羁绊。
接下来的几句“荷衣步林泉,麦气凉昏晓。乘风面泠泠,候月临皎皎”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一切行为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受世间功利的干扰。
"烟崖憩古石,云路排征鸟"则是对山中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披径怜森沈,攀条惜杳袅"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怜悯。
最后,“平生忘是非,朽谢岂矜矫”表达了一种超脱世间功名利禄,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在和纯净。"五净自此涉,六尘庶无扰"则是说诗人已经步入了一个清静无为的境界,远离了世间的诸多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操,是一篇深具禅意和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