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尘刹(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埃飞扬的地方,比喻热闹繁华、喧嚣拥挤的场所。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飞梁(fēi li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出色。
飞翻(fēi fān)的意思:形容跌倒或摔倒。
风幡(fēng fān)的意思:风吹动的旗帜,比喻人或事物随风摇摆不定。
花翠(huā cuì)的意思: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美丽。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空际(kōng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际或上升到高空之处。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妙华(miào huá)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非常优美、精妙。
普门(pǔ mén)的意思:普遍的门道,广泛的知识。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石幢(shí chuáng)的意思:指石碑、石柱,也比喻坚定不移的信仰或决心。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希有(xī yǒu)的意思:罕见、稀少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自转(zì zhuàn)的意思:自己转动。
两足尊(liǎng zú zūn)的意思:指人类,将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区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天竺的宁静与庄严氛围。首句“石幢流水动风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宗教元素的和谐共存,石幢、流水和风幡在静谧中相互作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又蹑飞梁入普门”则描绘了诗人进入寺庙的场景,通过“飞梁”这一细节,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神秘色彩。
“空际妙华长自转,行深般若亦忘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然界的美妙与佛教的智慧相结合,暗示了宇宙间的和谐与内在的平静。妙华的旋转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佛教的真理,而“行深般若亦忘言”则表达了对佛法深入理解后达到言语无法表达的境界。
“无僧更觉诸天静,希有还皈两足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僧侣在修行中的重要性,即使没有僧人的存在,整个天地也显得更加宁静。同时,对两足尊(即佛陀)的皈依,体现了对佛教教义的崇敬与信仰。
最后,“欲扫身心礼尘刹,黄花翠竹自飞翻”表达了诗人想要净化心灵,向更广阔的世界致敬的愿望。黄花翠竹的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中天竺的宗教氛围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以及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感悟和对清净心灵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向闻
向闻齐郑麦为秋,民天攸繫今诚见。
远町近陇绿意佳,夹道入观生慰羡。
所历燕南赵北郊,亦有麦畴相杂间。
菁葱较此总未逮,土俗民情各从便。
耳食书生谓误农,禹谟未读何深谴。
独惜未奉属车尘,应有后言从展转。
既命驰驱戒羽林,骢马御史人更惮。
凭舆历览喜复忧,迩来又苦狂风扇。
数月之期纵可待,一犁之雨早已盼。
灾馀赖此稍得济,所愿饼饵千家遍。
巡行要为验幽风,休助还常惭夏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