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酒呈晋州李八丈》
《病酒呈晋州李八丈》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身如五岭炎蒸里,心似三江高浪中。

谁道醉乡风土好,舟车常愿相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ìngjiǔchéngjìnzhōuzhàng
sòng / guāng

shēnlǐngyánzhēngjìnsānjiānggāolàngzhōng

shuídàozuìxiāngfēnghǎozhōuchēchángyuànxiāngtō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愿(cháng yuàn)的意思:常常希望或期望某种事情能够实现或达成。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五岭(wǔ lǐng)的意思:指中国境内的五大山脉,也用来形容山岭重叠、连绵不绝的景象。

相通(xiāng tō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互相沟通、联系,相互之间能够理解和交流。

乡风(xiàng fēng)的意思:指乡村的风俗风貌,也指乡村的风气和乡土文化。

炎蒸(yán zhē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潮湿。

舟车(zhōu chē)的意思:指旅途中所需要的船和车,泛指出行的交通工具。

醉乡(zuì xiāng)的意思:指陶醉于美好的境地,忘却尘世的烦恼。

翻译
我身处炎热如五岭之地,心中却像三江激流翻腾。
谁说醉乡的风俗人情好,只愿船只和车马永不相逢。
注释
身:身体。
如:像。
五岭:泛指南方的五座大山(如南岭)。
炎蒸:酷热蒸腾。
心:内心。
似:像。
三江:泛指长江、黄河、珠江等三条大河。
高浪:巨浪。
谁道:谁说。
醉乡:指沉醉于酒乡的状态。
风土:风俗人情。
好:好。
舟车:船只和车马。
常愿:常常希望。
不相通:永不相往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炎热之地,心中波涛汹涌的状态。五岭指的是中国南方的一系列山脉,而三江则象征着心中的激荡和起伏。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一种压抑与煎熬的情感。

接着,诗人质疑了“醉乡风土好”的说法,这里的“醉乡”通常指的是酒,可以理解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而“舟车常愿不相通”,则显示出诗人对外界的隔绝与拒绝。这里的“舟车”象征着交通和交流,而“不相通”则表明了内心世界的孤独与封闭。

整首诗通过对比热烈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动荡,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状态。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面对生活困境时,往往选择用酒来消愁,但同时又意识到这种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三十二初度次日书怀

男儿三十殊非少,今我过之讵足欢!

龌龊挚瓶嗟器小,酣歌鼓缶已春阑。

眼中云物知何兆,镜里心情只独看。

饱食甘眠无用处,多惭名字侣鹓鸾。

(0)

庚午正月十五

忽忽已花甲,仍怜作客身。

元宵一樽酒,湘水十年春。

明月认前度,清风怀故人。

窗梅开也未,好报岁华新。

(0)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

(0)

寄金山普衲

金鳌背上郁蓝天,长有神龙卫法筵。

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

(0)

瑶台月.自咏

平生懒堕。只赢得、无忧一枕高卧。

蓬头垢面,不管形骸摧挫。

任三光、日夜奔驰,放四大、林泉担荷。

深溪畔,幽岩左。青山拥,白云锁。灾祸。

雷轰电掣,无由近我。日午起行了还坐。

把旧习般般打破。清闲处,唯有这些儿个。

倦贪心、乐受贫穷,爱恣意、慵兴烟火。

粮无贮,丹无货。萧然唱,洒然和。堪可。

神仙未了,优游且过。

(0)

晚来

晚来无语立东风,一片闲情在碧空。

人老杜鹃浑不管,柳花飞尽夕阳红。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