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角巾(jiǎo jīn)的意思: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林居(lín jū)的意思:指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尘嚣,过着宁静自在的生活。
配食(pèi shí)的意思:指合适的食物搭配,也可指合适的衣食住行。
人立(rén lì)的意思:指人站立的姿势,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身体直立,意味着人的威严和坚定。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声光(shēng guāng)的意思:指声音和光线,用来形容声音和光线的效果、作用。
食水(shí shuǐ)的意思:指吃饭、喝水,满足生活基本需求。
水仙(shuǐ xiā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琬琰(wǎn yǎn)的意思:形容珍贵的宝玉或美玉。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迎人(yíng rén)的意思:热情地欢迎人们,对人友好。
作意(zuò yì)的意思:用心去思考或琢磨,表示思考或思索的意思。
水仙王(shuǐ xiān wáng)的意思:形容人物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无可匹敌,无人能及。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谒孤山林和靖处士祠》描绘了一位隐居的高士形象。首句“我识林居士”表达了对林和靖的熟悉与敬仰,他虽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隐士的生活方式。次句“角巾老不妨”中的“角巾”象征着他的朴素和不慕名利,即使年长也无妨其志向。
“文章馀琬琰”赞扬了林和靖的文采出众,犹如美玉般珍贵。“山水借声光”则暗示他的品格如同山水一般,清高且能照亮他人。接下来,“老鹤迎人立”以老鹤的形象比喻林和靖的高洁,而“疏梅作意香”则进一步描绘出他如梅花般淡雅的品性。
最后两句“谁言傍脩竹,配食水仙王”表达了对林和靖与竹子相伴,清高自守的赞美,将他比作水仙王,寓意其超凡脱俗的境界。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林和靖的高尚人格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二
屈支有明王,崇道事黄发。
游览历遐方,爰用访奇迹。
监国属懿弟,谊重将安适。
割势封金函,丐俟驾旋发。
厥后成搆祸,因兹竟获白。
亲爱日以隆,出入排庭阙。
路逢五百牛,刑腐在旦夕。
自念形体亏,宿业不可谪。
竭赀解牛厄,愿藉慈善格。
形体乃复具,始以辞宫掖。
王闻叹奇哉,厚宠旌其阀。
仁智良不诬,设心当在昔。
写怀
孤怀与谁论,经冬复徂夏。
迟迟云中人,白龙不可迓。
燕石久什袭,藏之乃愈固。
千里想神驹,买骨期旦暮。
伯乐匪无衣,喷鸣应有数。
凤凰患朝饥,高飞且回顾。
爰念修竹花,结实岂终误。
我爱鹿门山,园林多蔓绿。
护彼霜雪侵,淹滞同流俗。
流俗安足依,蔓绿长芳菲。
山鸟去仍来,悠悠盼春归。
示旋庵
众生久流转,迷于自心量。
失所精了性,无觉觉所觉。
分别见有我,我立生有人。
众生及寿命,一时同具足。
展转生死中,缚脱总迷闷。
愚人随业缘,住于不觉地。
智者觉不觉,舍生而取灭。
空华阳燄里,颠倒徒掜目。
晴空迥无有,观者莫劳累。
汝与诸佛同,一切贪嗔痴。
即是戒定慧,直下无有二。
亦无无二想,居然登祖位。
慎勿下劣心,流转不知止。
一念自觉非,善哉旋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