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底吹残万点红,馀妍都在此花中。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施 氏 芍 药 呈 同 游 者 宋 /李 焘 怪 底 吹 残 万 点 红 ,余 妍 都 在 此 花 中 。攀 枝 未 许 风 流 尽 ,振 袂 还 知 结 习 空 。杳 杳 人 谁 赠 南 园 ,菲 菲 身 恐 堕 仙 宫 。乞 将 新 雨 酬 佳 丽 ,始 信 青 春 不 负 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菲菲(fēi fēi)的意思:形容花朵鲜艳美丽。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怪底(guài dǐ)的意思:形容事物异常或反常。
佳丽(jiā lì)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结习(jié xí)的意思:结交并学习。
南园(nán yuán)的意思:指南方的花园,比喻繁花似锦、美好如春的地方。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仙宫(xiān gōng)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指非凡美好的地方。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振袂(zhèn mèi)的意思:振袂指的是激动地抖动衣袖,表示壮志豪情,表示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强烈表达。
- 注释
- 怪底:奇怪的是。
吹残:吹落。
馀妍:剩余的美丽。
攀枝:攀折树枝。
结习:习气,指世俗的欲望。
杳杳:遥远,渺茫。
菲菲:形容香气浓郁。
仙宫:仙境。
新雨:刚下的雨。
佳丽:美女。
青春:美好的年华。
- 翻译
- 为何只有零星的红花在风中摇曳,所有的美丽似乎都集中在这朵花上。
还未完全欣赏完它的娇艳,挥袖之间才明白,一切繁华皆为空幻。
远方的人儿啊,谁能赠我南园的芬芳,我怕自己会因这香气落入仙宫。
我愿以新雨为美人们献礼,此刻深信青春的美好不会辜负这番期待。
- 鉴赏
此诗为宋代诗人李焘的《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是一首描写春日游园赏花之作。开篇两句“怪底吹残万点红,馀妍都在此花中”以奇特的角度捕捉了芍药的美丽景象,“怪底”指的是那些不寻常、独一无二的花朵,而“馀妍”则是对这些花朵之外貌的赞美,表明诗人眼中的芍药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接下来的“攀枝未许风流尽,振袂还知结习空”描绘了诗人在赏花时的心境。春风虽轻拂,但并未将花的韵味完全带走;而诗人的衣襟则因惊叹而微微颤动,显示出他对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留恋。
“杳杳人谁赠南园,菲菲身恐堕仙宫”两句中,“杳杳”形容人群的稀少,而“菲菲”则是诗人的自谦之词。这里表达了诗人在赏花时的独特体验,以及对自己可能不自觉地陷入这仙境般美景中的担忧。
最后,“乞将新雨酬佳丽,始信青春不负公”则是诗人向自然界请求赐予甘霖,以此来回报眼前这令人心醉的佳丽之景。这里的“青春不负公”暗示了诗人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他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流露,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色彩的诗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沮封篇
去夏遣使册封滇,贼臣矫诏封使还。
滇人请命求国号,廷议可否将一年。
国号拟上上未允,郧国将军来朝天。
将军入朝沮封议,旧主封者谁敢异!
坐召滇使谒楼船,词严义正色凛然。
自陈己罪「犯京阙」,汝曹徒扰西南偏!
圣恩赦我宁有汝,与我同心报明主!
本朝异姓无王爵,上违祖制谁敢许!
鞭弭櫜鞬足周旋,汝曹勿欺天子孱!
滇使叩头唯唯退,举朝争叹将军贤!
将军此议真不朽,滇人闻言能信否?
为语使者复命归,勿谓议出廷臣口!
悲信丰
信丰城外虏来急,将军勒马城上立。
黄昏对酒坐城楼,诸将言事那敢入!
酒酣掣剑剑不鸣,麾下去尽无人声。
夜半斩关诸将走,谁扶将军上马行!
城外水深雨如注,将军马小不得渡。
马声渐没将星沈,亲吏相随谁相顾!
偏裨左右尽归来,独少将军匹马回。
关门昼闭烽堠绝,天子震悼举朝哀。
语君且勿哀,军中收得将军印,元帅牙门昨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