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类(cháng lèi)的意思:
指一般的物或人。 汉 王充 《论衡·讲瑞》:“且瑞物皆起和气而生,生於常类之中,而有诡异之性,则为瑞矣。”《后汉书·郦炎传》:“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刍狗(chú gǒu)的意思:比喻人品恶劣,道德败坏。
二公(èr gōng)的意思:指两个公职人员,也可指两个高官。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共和(gòng hé)的意思:共和指的是国家或政权的一种制度形式,即由公民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在共和制度中,国家的权力由公民共同管理和执掌。
公意(gōng yì)的意思:公正的意见或看法。
留守(liú shǒu)的意思:指在外地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离开家乡的人,留下家人在家中照顾。
乱人(luàn rén)的意思:指不守秩序,行为混乱或使人困扰的人。
四载(sì zǎi)的意思:指时间长久,多用于形容感情深厚或友谊持久。
太子(tài zǐ)的意思:指皇帝的儿子,也泛指贵族的子弟。
周召(zhōu zhào)的意思:周召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周围的人都向他召集过来,形容一个人的声望很高,有很大的号召力。
子代(zǐ dài)的意思:子女的后代。
- 鉴赏
此诗《乱中杂感五首(其四)共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以历史典故为引,探讨了权力更迭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
“共和始周召,祸出厉王手。” 开篇即以周朝的历史为背景,指出周朝的建立始于周公和召公的合作,而周厉王的暴政则导致了国家的动荡。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道德缺失的批判。
“子代太子死,召公意良厚。” 接着,诗人描述了太子之死,以及召公在这一事件中的态度。召公的“意良厚”可能意味着他对待此事的仁慈与深思熟虑,体现了他对道德和公正的坚持。
“王奔十四载,二公为留守。” 这一句描绘了周王在逃亡期间,周公和召公作为留守者的角色,他们承担起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展现了忠诚与担当。
“岂似贪乱人,纲常类刍狗。” 最后,诗人通过反问句,将那些贪婪乱政的人与周公、召公的行为进行对比,强调了道德与秩序的重要性,批评了那些无视纲常、践踏道德之人,如同将道德准则视为无足轻重的草狗一般。
整首诗通过历史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对道德、责任和秩序的重视,以及对权力滥用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和伦理道德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诗(六首。永乐五年)
自古寺人职,司阍供洒扫。
秦汉始挠政,国本亦枯槁。
唐初任犹轻,高贵在天宝。
沦胥宣懿间,神器由颠倒。
门生诋天子,尊重压元老。
社稷遂已墟,群阉那自保。
全忠不堪忿,歼殒何草草。
嗟哉太宗业,家奴坏王道。
后世宜鉴之,虑患防须早。
车驾驻润州幸少傅杨公私第欢燕累日恭述又六
神武威南服,龙舟驾巨涛。
廑兵宣略远,定乱禹功高。
日彩浮黄钺,云光动赭袍。
老臣三稽首,复恐圣躬劳。
海宇承平日,明良庆会时。
虹光连井钺,绿野绕参旗。
荷宠星辰近,承恩雨露私。
还闻天鉴迩,政积在西陲。
待隐留仙跸,名园异雒阳。
礼遵周制度,赋奏汉文章。
树映螭头晓,花迎雉尾香。
忽闻鸣凤吹,又进万年觞。
三顾承恩渥,回銮此日过。
绮楼辉宝宇,花浦接银河。
乐奏鸣球叶,歌传在藻多。
唐虞今复见,盛德迥难磨。
南阳延帝幄,莘野访臣庐。
雨骤千军骑,云屯七圣车。
琼筵张赵瑟,华烛转燕裾。
史馆行宣付,勋庸合屡书。
万舞临周宴,清欢一夕同。
圣情春浩荡,天翰日昭融。
袅袅金飚度,厌厌玉漏中。
载歌赓《既醉》,花外已鸣钟。
《车驾驻润州幸少傅杨公私第欢燕累日恭述又六》【明·朱厚照】神武威南服,龙舟驾巨涛。廑兵宣略远,定乱禹功高。日彩浮黄钺,云光动赭袍。老臣三稽首,复恐圣躬劳。海宇承平日,明良庆会时。虹光连井钺,绿野绕参旗。荷宠星辰近,承恩雨露私。还闻天鉴迩,政积在西陲。待隐留仙跸,名园异雒阳。礼遵周制度,赋奏汉文章。树映螭头晓,花迎雉尾香。忽闻鸣凤吹,又进万年觞。三顾承恩渥,回銮此日过。绮楼辉宝宇,花浦接银河。乐奏鸣球叶,歌传在藻多。唐虞今复见,盛德迥难磨。南阳延帝幄,莘野访臣庐。雨骤千军骑,云屯七圣车。琼筵张赵瑟,华烛转燕裾。史馆行宣付,勋庸合屡书。万舞临周宴,清欢一夕同。圣情春浩荡,天翰日昭融。袅袅金飚度,厌厌玉漏中。载歌赓《既醉》,花外已鸣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1467c699194eb6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