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天性所作的《和林澄川吊湖山万冢五首(其三)》中的一节。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欲将畏垒寄浮图”,诗人想要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寄托在佛塔之上,表达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厌胜为题众易呼”,厌胜,即厌胜之术,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或对其行为的赞赏,容易被众人所称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历史人物的行为值得被后世传颂。
“人施钱财鬼施室”,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历史人物在生前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死后则由鬼神为其建造居所,象征着他们的精神永存,影响深远。这里的“人施钱财”指的是生前的物质贡献,“鬼施室”则是指死后精神的永恒。
“问谁首义孔门徒”,诗人提出疑问,询问谁是孔子学说的首倡者或重要追随者,表达了对儒家思想及其传承者的尊敬与思考。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孔子学说的传承者,是对儒家文化的深入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澎湖十六韵
行年将六十,三仕到澎阳。
海国东南峤,星经牛女乡。
天悬青共远,水接碧同长。
飓发疑雷吼,沙飞似雾茫。
有时奔万马,无计卧双樯。
风景虽多别,民情却甚良。
勤耕蓣作饭,俭用布为裳。
麦稻还须籴,豆麻尚可粮。
黍黄村火密,草绿讼庭荒。
柴户何尝闭,蒲鞭不用扬。
官閒惟啸月,民乐可烹羊。
窃禄亦云久,留名敢谓芳。
光阴飞石火,花甲变星霜。
将别还延伫,思归欲束装。
群黎虽祖饯,一苇早轻杭。
暂息鹭州地,追怀赋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