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屐穿云去,山深喜路通。
金溅星犹在,丹成灶已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踏着蜡制的木屐,穿越云雾,深入山林,寻找那条通往幽深之处的道路。他欣喜于发现道路畅通无阻,沿途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诗中提到的“人家烟色里”,描绘了山间村落的炊烟袅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画面;“古寺水声中”则展现了古老的寺庙与潺潺流水相伴的宁静之美。
接着,诗人通过“金溅星犹在,丹成灶已空”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历史的痕迹与时间的流逝对比。金星依旧闪烁,而炼丹的灶台却已荒废,暗示了世事变迁,繁华终归于寂寥。最后,“吹箫人不见,台下想仙风”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与怀念,即使仙人已逝,但其留下的仙风道骨仍令人追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融合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杨居寂寞盎无酒,问奇此客仍空手。
鸣蜩嘒嘒午阴凉,谁能并坐空搔首。
囊钱不肯向邻沽,试就西堂问有无。
欣然惠我盈樽绿,披襟命酌情偏娱。
酒酣客散意逾好,吟对落花閒不扫。
佳语由来属惠连,何必池塘梦春草。
君不见雕陵鹊,逐物忘真向樊薄。
又不见辽东鹤,振翮长鸣返寥廓。
茫茫宇宙总蘧庐,眼前一杯且为乐。
世情谁不羡豪华,笔劄唇舌相矜誇。
五侯七贵递窃国,往往志士握腕长咨嗟。
人生通塞自有时,遇合各有宜运命,苟不会垂天之翼将安施。
贤如吴季子,尚不能知五月之披裘。
鸱鸮嚇腐鼠,徒为鹓雏羞。
所以鲁仲连,宁蹈东海而死,嗟哉龙门之策何枉投。
劝君以郁金之叵罗,赠君以今夕之往歌。
浊醪粗饭聊自适,富贵功名何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