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遑(bù huáng)的意思:不可与之相比或媲美。
春阳(chūn yáng)的意思:春日的阳光,比喻温暖和煦的阳光。也比喻春天的气象或春天的景色。
法律(fǎ lǜ)的意思:法律是指国家规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和制度。
好生(hǎo shēng)的意思:好好地、十分地、非常地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囹圄(líng yǔ)的意思:囹圄指监狱、牢狱,也用来比喻束缚、困厄的境地。
罗织(luó zhī)的意思:编造事实、捏造罪名。
平反(píng fǎn)的意思:指对冤假错案进行纠正,使得事实真相得到澄清并恢复被冤屈的人的名誉。
若此(ruò cǐ)的意思:如此;这样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讼理(sòng lǐ)的意思:讼理指的是合乎法律法规、符合正义道理的理由和论据。它强调在争论或诉讼中,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道义原则来进行辩论和决断。
肃布(sù bù)的意思:整齐布置、庄严肃穆
太初(tài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的初期阶段。
言笑(yán xiào)的意思:言谈笑语。
永终(yǒng zhōng)的意思:永远终结,永不复生。
周召(zhōu zhào)的意思:周召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周围的人都向他召集过来,形容一个人的声望很高,有很大的号召力。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子母(zǐ mǔ)的意思:指母亲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以表示家庭关系的亲密和和睦。
- 鉴赏
这首清代孔祥淑的《读史(其五)》以法律为主题,通过历史的视角探讨了法律与人文关怀的关系。首句“法律为诗书”暗示法律源于古代经典,具有教化作用。接着提到周召时期,法律严苛,人们深受其苦,“罗织不遑居”描绘了冤狱频发的景象。
然而,诗人转而赞扬汉朝兴起后,吸取秦朝暴政的教训,开始重视司法公正,“好生复太初”表达了对恢复生命尊严的追求。狱中冤案得以平反,人们的笑容重新浮现,社会气氛变得和谐。“秋肃布春阳”象征着公正如秋天的肃杀带来春天般的温暖,诉讼得以合理解决,赢得了永久的赞誉。
最后两句“执地尽若此,囹圄庆空虚”直接表达了对公正执法的极高评价,监狱因无罪之人不再关押而显得空旷,这是法律清明、社会安定的象征。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作者对于法律与人道主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河馆
柳河山外日晖晖,柳色犹枯草正腓。
阴壑水声多北注,晴峰云影尽南飞。
黄牛拥毳争春耦,白马弯弧落暮围。
路入陇尘谁与问,桑间胡女避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