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亦临关发,花应到越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日 送 丽 处 士 归 龙 山 唐 /无 可 爱 弟 直 霜 台 ,家 山 羡 独 回 。出 门 时 返 顾 ,何 日 更 西 来 。柳 亦 临 关 发 ,花 应 到 越 开 。渔 舟 谁 伴 上 ,依 旧 恣 沿 洄 。
- 注释
- 爱弟:亲爱的弟弟。
直霜台:在朝廷高位,比喻如霜般清冷的官场。
家山:家乡的山,代指故乡。
羡:羡慕。
出门:离家外出,这里指弟弟离家赴任。
返顾:回头张望,表示不舍。
何日:何时。
西来:从京城(西方)回来。
柳亦:柳树也。
临关发:在关卡附近开始发芽,比喻旅途的开始。
花应:应该,预料会。
到越开:到达越地(南方)时花朵开放。
渔舟:渔船,代指归隐或闲适的生活。
谁伴上:有谁陪伴同行。
依旧:仍然。
恣沿洄:自由自在地随着水流漂荡,比喻无拘无束的生活。
- 翻译
- 我亲爱的弟弟在如霜的朝堂任职,真羡慕你能独自归家返回山间。
每次出门你都依依不舍地回头望,不知何时你才能再次从西边归来。
柳树也在关卡处抽芽生长,花儿想必也会在你到达越地时盛开。
渔舟之上有谁与你相伴而上,你依然自在地沿着水流徘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春日里送别友人返回龙山的场景。语言简洁,意境幽远,充满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爱弟直霜台,家山羡独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以及朋友对故乡山水的向往。"霜台"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而"家山羡独回"则透露出一丝孤独和对自然的眷恋。
“出门时返顾,何日更西来。” 这两句流露出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不舍,希望朋友未来能够再次回来。"返顾"表现了友人的留恋,而"何日更西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柳亦临关发,花应到越开。” 这两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以柳树和花的绽放来象征季节的变换和生命力的勃发。"柳亦临关发"中的"临关"可能是指朋友即将离开的地点,而"花应到越开"则预示着春光照耀之下,花朵竞相开放。
“渔舟谁伴上,依旧恣沿洄。” 这两句写的是朋友离去后,诗人独自一人乘坐小船,随波逐流。"渔舟"和"伴上"都暗示了一种孤独,而"依旧恣沿洄"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顺应和融入。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自然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慨。语言虽简,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意象,是一首抒情性质较强的诗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居春晚
索居牢落动关心,但觉匆匆岁月侵。
无梦不因怜昼静,有怀多是惜春深。
草香稚蝶销胡粉,花落蛮莺变楚金。
最是不禁芳树色,能消几日又成阴。
蓦山溪
松陵江上,极目烟波缈。
天际接沧溟,到如今、东流未了。
吴樯越橹,都是利名人,空扰扰,知多少,只见朱颜老。
故园应是,绿遍池塘草。
家住十洲西,算随分、生涯自好。
渔蓑清贵,休羡谢三郎,红蕖月,白蘋风,何似长安道。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