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正 命 诗 宋 /来 廷 绍 病 卧 僧 房 两 月 多 ,英 雄 壮 志 渐 消 磨 。昨 宵 饮 药 疑 尝 胆 ,今 日 披 衣 似 挽 戈 。分 付 家 人 扶 旅 榇 ,莫 教 释 子 念 弥 陀 。此 心 不 死 谁 如 我 ,临 了 连 声 三 渡 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卧(bìng wò)的意思:指因病而卧床不起。
尝胆(cháng dǎn)的意思:勇敢尝试,不怕困难和危险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家人(jiā rén)的意思:指亲属、家庭成员。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连声(lián shēng)的意思:连续的声音
临了(lín le)的意思:指即将结束或即将发生的事情。
旅榇(lǚ chèn)的意思:指人在旅途中携带行李,比喻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
弥陀(mí tuó)的意思:指佛陀,亦可指佛教中的阿弥陀佛。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释子(shì zǐ)的意思:放下儿女情长,舍弃个人感情。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雄壮(xióng zhuàng)的意思:形容男子或事物的气势壮大、威武雄壮。
饮药(yǐn yào)的意思:指自食恶果,自作自受。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壮志(zh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昨宵(zuó xiāo)的意思:指昨天晚上,表示过去的时间。
- 翻译
- 病弱的我已在僧房躺了两个月,曾经的豪情壮志正在慢慢消磨。
昨晚喝下的药仿佛苦胆一般,今天穿上衣服又像是要拿起武器战斗。
我吩咐家人准备好出行的棺材,别让和尚们念诵佛经来安慰我。
我的心不死,又有谁能像我这样?最后时刻,我连声呼唤三次过河。
- 注释
- 病卧:形容病重躺在床榻上。
僧房:僧侣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作者身处的环境。
消磨:逐渐减退或消失。
饮药:服用药物。
疑尝胆:形容药苦如胆汁,比喻艰难困苦。
披衣:穿着衣服,准备行动。
挽戈:拿起武器,此处可能象征战斗。
扶旅榇:帮助搬运出远行的棺材,表示准备面对死亡。
释子:佛教徒,尤其是出家的僧人。
弥陀:佛教中对阿弥陀佛的尊称,此处可能指念佛求解脱。
此心不死:指内心的热情或信念不灭。
谁如我:无人能及我。
连声三渡河:连续三次呼唤过河,可能象征面对生死的决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僧房中病卧两个月的感受,表达了一种英雄壮志渐渐消磨的心境。"昨宵饮药疑尝胆"一句,通过对苦涩药味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病痛的折磨和心灵的煎熬。而"今日披衣似挽戈"则是说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上依旧保持着昔日英雄的气概。诗人在病中对家人的嘱咐,是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表达,通过"莫教释子念弥陀",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终极和宗教信仰的思考。
最后两句"此心不死谁如我,临了连声三渡河",则充满了坚韧不拔、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这里的"此心"指的是诗人的精神状态,不仅是在表达即使在生命走到尽头,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和意志。
这首诗通过对病痛与生命消逝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性格,以及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的超脱与豁达。语言简练而深沉,每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力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翠羽吟
绀露浓。映素空。楼观峭玲珑。
粉冻霁英,冷光摇荡古青松。
半规黄昏淡月,梅气山影溟濛。
有丽人、步依修竹,萧然态若游龙。
绡袂微皱水溶溶。仙茎清瀣,净洗斜红。
劝我浮香桂酒,环佩暗解,声飞芳霭中。
弄春弱柳垂丝,慢按翠舞娇童。
醉不知何处,惊剪剪、凄紧霜风。梦醒寻痕访踪。
但留残星挂穹。梅花未老,翠羽双吟,一片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