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凤塔》
《登凤塔》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春阴连塔净,独上坐氤氲

俯听中雨平看天畔云。

割来城树色,划断海夷氛。

何处猿啼切,风回送客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阴(chūn yīn)的意思:指春天阴沉、多云的天气。

俯听(fǔ tīng)的意思:低头倾听,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海夷(hǎi yí)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人对外族人的称呼,特指东北亚地区的北方民族。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平看(píng kàn)的意思:平静地观察、看待

上坐(shàng zuò)的意思:指在座位上居高临下或占据主要位置。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天畔(tiān pàn)的意思: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夷氛(yí fēn)的意思:形容非常混乱或者极为紧张的局面。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中雨(zhōng yǔ)的意思:中等大小的雨

鉴赏

这首明代伍瑞隆的《登凤塔》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高塔,俯瞰四周景色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首句“春阴连塔净”,点明了季节与地点,春日的阴云与高塔相接,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接着,“独上坐氤氲”一句,通过“独上”二字,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而“坐氤氲”则暗示了塔顶的雾气缭绕,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俯听山中雨,平看天畔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山中的雨声与天边的云彩并置,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雨声与云彩,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割来城树色,划断海夷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城市的树木在远处被切割开来,海上的雾气被划断,这种夸张的手法,既表现了诗人视角的广阔,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最后,“何处猿啼切,风回送客闻”两句,以猿啼的声音作为收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风回送客闻,似乎在说,即使是风,也懂得倾听诗人的思绪,将他的情感传递到远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文人墨客在登高望远时的内心世界,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晚易斋·其二

泳道东湖联句,正仲篆畦和篇。

半世清风朗月,十年闷雨愁烟。

(0)

谢御史王素行免里正之役

绣衣御史当霄立,星次周流到上台。

万里东隅观出日,十年幽蛰听惊雷。

顿令绝学知书贵,解使贪官觉贿灾。

恩及老生何以报,只将颂语献行台。

(0)

绿阴

稚绿藉老红,政尔有馀妍。

万虑不作时,清朗见尧天。

(0)

茅屋

茅屋不称意,清泠照此心。

白鸥波万顷,黄鸟树千岑。

薝卜炎天雪,蒲萄午日阴。

旧来须此物,隘巷若为寻。

(0)

初八夜遭绿林之祸因纪其事

夫子赋归与,田园欲把锄。

春风吹故国,流水绕通衢。

螮蝀吞沧海,蟾蜍食太虚。

一灯深夜酒,呼子了残书。

(0)

山甫游嵊拜戴安道墓而归新年过我凤栖作此赠别

尚谒死安道,宁忘生阆风。

千岩几尊酒,百岁一枝筇。

且可耽甜黑,何须醉软红。

谢公高卧处,明月在岩松。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