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解攀鳞易,何言献壁非。
路难装欲尽,客久鬓将稀。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成都(chéng dū)的意思: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荣、富饶,或者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多才多艺。
狗监(gǒu jiān)的意思:指权势的人或机构对普通人进行监视和打压的行为。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明经(míng jīng)的意思:指明智、通达经验的人。
攀鳞(pān lín)的意思:攀鳞意为攀登蜥蜴的鳞片,形容人们争相攀登,争夺权力或地位。
一布(yī bù)的意思:一布是指一块布料,比喻言辞直接、简单明了,没有修饰和掩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送王生归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生即将离开京城,返回故乡四川的惜别之情。
首联“明经夕不贱,嗟子倦游归”,以“明经”暗指王生的才华和身份,感叹他经过长时间的游历后,终于疲惫地归来。这里既有对友人长途跋涉的同情,也隐含着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
颔联“只解攀鳞易,何言献璧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王生比作想要攀附高枝的鱼,暗示他在官场中的努力与追求;同时,又以献璧(古代贵族进献给君主的珍贵礼物)来反衬,表达对王生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惋惜。
颈联“路难装欲尽,客久鬓将稀”,描绘了王生归途中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路途遥远而艰难,时间的推移使得他的头发逐渐稀疏,形象地表现了离别后的沧桑感。
尾联“狗监谁相荐,成都一布衣”,表达了对王生未来命运的担忧。在古代,狗监是负责向君主推荐人才的官员,这里借以询问是否有谁能为王生推荐,希望他能在故乡成都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避免沦为普通的平民。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关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流动和晋升路径的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友人归乡的不舍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