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高城上,青山卧闼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愁绝(chóu jué)的意思:极度忧愁,悲伤到极点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风丝(fēng sī)的意思:形容风力微弱,非常轻微的风。
离乱(lí luàn)的意思:指事物分离,混乱无序的状态。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艳阳(yàn yáng)的意思:指明亮、照人的阳光。
阳天(yá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气,没有阴云的天空。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纸鸢(zhǐ yuā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人。
艳阳天(yàn yáng tiān)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天气,形容天空晴朗、阳光明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静谧的春日景象。首联“绿树高城上,青山卧闼前”以“绿树”和“青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远离尘嚣。接着,“十年离乱后,三月艳阳天”两句,时间跨度与季节转换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之后,终于迎来了和平与安宁的春天。
接下来的“花影移枰马,风丝飏纸鸢”描绘了春日里的一幕生动场景:马儿在花影中悠闲地移动,纸鸢在微风中轻扬,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由与快乐生活的向往。
最后,“幽栖应自惬,愁绝尚烽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身处幽静之地,内心感到满足与惬意,但远方的烽烟仍旧让人忧心忡忡,难以完全摆脱对战乱的忧虑。这种矛盾的心情,既是对个人心境的细腻刻画,也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动荡的无奈与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阳日陪韦卿宴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
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
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春日闲居三首·其三
劳者不觉歌,歌其劳苦事。
逸者不觉歌,歌其逸乐意。
问我逸如何,闲居多兴味。
问我乐如何,闲官少忧累。
又问俸厚薄,百千随月至。
又问年几何,七十行欠二。
所得皆过望,省躬良可愧。
马闲无羁绊,鹤老有禄位。
设自为化工,优饶只如是。
安得不歌咏,默默受天赐。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
去岁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
今岁暮春上巳,独立香山下头。
风光闲寂寂,旌旆远悠悠。
丞相府归晋国,太行山碍并州。
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