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必胜(bì shèng)的意思:必定获胜,必然胜利
兵甲(bīng jiǎ)的意思:指战士穿戴战甲,准备上战场。比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
大国(dà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地位和实力非常强大,具有较高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段干(duàn gàn)的意思:指文章或诗歌中的一个短小的片段或段落。
国有(guó yǒu)的意思:由国家所有,属于国家所有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孟轲(mèng kē)的意思:孟轲是指孟子和轲辕,表示两个人物或事物的结合,形容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贤哲(xián zhé)的意思:指有才德、有智慧的人。
小国(xiǎo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方的规模小,势力弱。
止戈(zhǐ gē)的意思:停止战争,和平相处。
奈之何(nài zhī hé)的意思:表示无奈、无法改变的局面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 注释
- 魏:指魏国。
礼:尊重和崇尚。
段干木:历史人物,以贤德闻名。
乃:于是,就。
止戈:停止战争,和平。
小国:国家规模较小。
其人:那个人,这里指贤者。
奈之何:如何应对,拿他怎么办。
贤哲:贤明的哲人。
信:确实,的确。
兵甲:兵器和铠甲,代指战争力量。
岂:难道,反问语气。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战必胜:每次战斗都能取得胜利。
斯言:这句话,这种说法。
孟轲: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 翻译
- 魏国推崇段干木的德行,秦王因此停止了战争。
即使小国拥有这样贤能的人,大国也无法轻易对付。
贤良的智者确实值得赞美,武器装备再多又能怎样。
君子出战必定胜利,这话出自孟轲的言论。
- 鉴赏
此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开篇即以“魏礼段干木,秦王乃止戈”两句,借古人之事,表达对战争的反思与和平的向往。在这里,“魏礼段干木”指的是古代魏国为了阻挡敌人的攻势,将大树砍倒堆积在边界以防御外敌,而“秦王乃止戈”则是说到了秦王的时候,已经停止了这种战争状态。诗人通过这一历史对比,表明小国之所以有其可敬的人,是因为他们懂得和平的珍贵;而大国却往往沉迷于武力,无法自拔。
接着“贤哲信为美,兵甲岂云多”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和平理念。他认为,真正的英明与智慧在于对和平的追求,而不是军事装备的多少。这里,“贤哲”指的是那些有远见和智慧的人,“信为美”则强调了诚信和善良的重要性;“兵甲岂云多”则是说,谈论武器装备是否繁多,本身就是一种可悲之事。
最后两句“君子战必胜,斯言闻孟轲”,诗人借用孔子的弟子孟轲的话来强调真正的君子不以战争为荣,而是通过智慧和德行取得胜利。这既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颂扬,也是对武力至上的否定。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历史洞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