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西林二首·其一》
《东西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古时(gǔ shí)的意思:指古代时期,过去的时光。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堂下(táng xià)的意思:指在堂屋下面,表示地位低下或受人轻视。

头路(tóu lù)的意思:指前途、前景、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西林(xī lín)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行业中的最高权威、最高水平的人或事物。

云物(yún wù)的意思:指云彩和物体,用来形容云朵中的各种形状和物体。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哲思。

首句“庐山山里石头路”,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庐山崎岖蜿蜒的山路,石头铺就,暗示着登山的艰难与探险的意味。接着,“我自舍车便杖藜”一句,诗人亲自放弃舒适的交通工具,改用拐杖行走,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对徒步探索的热爱。这种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决心,也暗含了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提倡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西林云物古时塔,东林秋声堂下溪。”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西林的古塔矗立在云雾之中,仿佛穿越时空的见证者,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而东林的秋声则从溪流中传来,潺潺水声与季节变换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比东西两处的景象,既展现了庐山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哲理的寄托,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崇尚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题金郡公待月楼卷

晚凉人在画栏东,海底金轮涌碧空。

羽舞霓裳随缥缈,仙游环佩飒空蒙。

葡萄满注香尤烈,檀板轻敲曲未终。

愿与嫦娥觅灵药,奋身同上广寒宫。

(0)

咏周克复先生三友轩

松竹依依政可怜,玉葩况复睹清妍。

江湖归老成三益,泉石相辉共百年。

黄鸟有声春冉冉,翠禽无语夜娟娟。

人间正熟繁华梦,幽意从今莫浪传。

(0)

题松柏图

山中长笑锦红开,风雪宁甘万壑哀。

老我勿堪为柱石,般师斤斧不须来。

(0)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其十六

面面晴峦锦绣重,太虚元气浥空蒙。

高斿下来神鸡吉,锡福从教海宇同。

(0)

题唐明皇按乐图·其二

内家教乐醉春妍,梦入巴山万里天。

檀板轻敲箫鼓合,金盆香暖浴儿钱。

(0)

题广信李通判梅竹画四轴·其一

山中消息问如何,昨夜前村雪更多。

莫道此君坚节操,玉妃还得共婆娑。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