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古时(gǔ shí)的意思:指古代时期,过去的时光。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堂下(táng xià)的意思:指在堂屋下面,表示地位低下或受人轻视。
头路(tóu lù)的意思:指前途、前景、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西林(xī lín)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行业中的最高权威、最高水平的人或事物。
云物(yún wù)的意思:指云彩和物体,用来形容云朵中的各种形状和物体。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哲思。
首句“庐山山里石头路”,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庐山崎岖蜿蜒的山路,石头铺就,暗示着登山的艰难与探险的意味。接着,“我自舍车便杖藜”一句,诗人亲自放弃舒适的交通工具,改用拐杖行走,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对徒步探索的热爱。这种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决心,也暗含了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提倡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西林云物古时塔,东林秋声堂下溪。”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西林的古塔矗立在云雾之中,仿佛穿越时空的见证者,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而东林的秋声则从溪流中传来,潺潺水声与季节变换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比东西两处的景象,既展现了庐山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哲理的寄托,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崇尚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