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禅关(chán guān)的意思:指心境安宁,没有烦恼和杂念。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出岫(chū xiù)的意思:指人物出山,开始活动或发挥才能。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耕田(gēng tián)的意思:耕田是指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也可比喻勤劳努力的工作。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酷爱(kù ài)的意思:非常热爱、非常喜欢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水石(shuǐ shí)的意思: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关系。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野性(yě xìng)的意思:原始、狂放不羁的性格或行为。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翻译
- 我生性酷爱大自然,对高山从不感到厌倦,总喜欢攀登。
每当感慨时光流逝,又到了春天的末尾,便乘着兴致暂且放空一天。
云雾缭绕,仿佛迷失在古老的洞穴中,鹿儿耕田的地方疑似通往禅意的境界。
在纷扰的尘世中,我自怜不已,庆幸眼前有山水环绕,让心灵得以宁静。
- 注释
- 野性:指诗人天生的热爱自然的性格。
好山:指诗人对山的喜爱。
绝跻攀:形容攀登山峰的艰难和无畏。
三春暮:春季的末尾,暗示时光流逝。
乘兴:趁着兴致或心情好。
禅关:佛教中的禅定之境,比喻精神上的超脱。
尘埃:比喻世俗生活的纷扰。
水石环:指山水环绕的环境,象征自然与宁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特别是山野之美。诗人将自己的个性比喻为“野性”,表达了他与众不同,对山林的酷爱不减。此外,“好山不厌绝跻攀”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即使攀登再高,也不会感到疲惫。
诗中还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感时又见三春暮”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悲凉之情,而“乘兴聊同一日闲”则是他选择在大自然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接下来的两句“云出岫时迷古洞,鹿耕田处认禅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诗人似乎随着云雾的移动,发现了隐藏在深山中的古老洞穴;同时,他也注意到了鹿在田野中犁地的情景,并将其与禅关联系起来,暗示了对精神修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最后两句“自怜扰扰尘埃里,眼底欣逢水石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尘世、纷扰不断的哀伤,同时也展示了他在这种环境中依然能够欣赏到周围山水给予他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山水情怀,也揭示了他对于内心宁静和精神寄托的大自然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郡斋同元美赋
夙昔红颜一大夫,乘轺河朔何为乎。
除书岁下不得调,鼓其刀笔宁壮图。
帝恩初欲存折槛,谓尔祝网从皇都。
相逢但饮邢州酒,太守况即高阳徒。
庭前秋色正惨淡,囊里新诗复有无。
醉歌出塞云中曲,朔气飒沓来飞狐。
路傍小臣久汩没,安得座上开江湖。
眼前大雅竟谁是,作者如山道各殊。
更须一日论万古,挥毫振臂群雄呼。
维时海内称二子,高名自喜王生俱。
白雪青天动萧瑟,台郎郡吏同崎岖。
楚璧照邻不敢献,蛾眉在宫还自涂。
王生仰视浮云徂,矫手捋我颔下须。
与君周旋在今日,还能百万来长驱。
忽然神气回莽苍,孤城摇落相踟蹰。
《郡斋同元美赋》【明·李攀龙】夙昔红颜一大夫,乘轺河朔何为乎。除书岁下不得调,鼓其刀笔宁壮图。帝恩初欲存折槛,谓尔祝网从皇都。相逢但饮邢州酒,太守况即高阳徒。庭前秋色正惨淡,囊里新诗复有无。醉歌出塞云中曲,朔气飒沓来飞狐。路傍小臣久汩没,安得座上开江湖。眼前大雅竟谁是,作者如山道各殊。更须一日论万古,挥毫振臂群雄呼。维时海内称二子,高名自喜王生俱。白雪青天动萧瑟,台郎郡吏同崎岖。楚璧照邻不敢献,蛾眉在宫还自涂。王生仰视浮云徂,矫手捋我颔下须。与君周旋在今日,还能百万来长驱。忽然神气回莽苍,孤城摇落相踟蹰。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367c6f7320401084.html